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選準藥物 不同的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不同的消毒場所對消毒劑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進行消毒必須選準藥物:殺滅病毒、芽孢,應選用具有較強殺滅作用的氫氧化鈉、甲醛等消毒劑;進行皮膚、用具消毒或帶畜空氣消毒,應選用無腐蝕、無毒性的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如新潔爾滅、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殺、畜禽安等;進行飲水消毒,應選用容易分解的鹵素類消毒劑,如漂白粉、次氯酸鈣等。
配合恰當 為了增強殺菌效果或減少藥物用量,可將2種或2種以上的消毒劑進行配合使用,如使用高錳酸鉀與甲醛進行熏蒸消毒,可以將1%高錳酸鉀混入1.1%鹽酸溶液中,可以將氯化銨或硫酸銨與氯胺以1:1的比例配合使用。但配合要恰當,要注意防止產生物理性或化學性的配伍禁忌,如酸性消毒劑不能與堿性消毒劑配合使用,肥皂、合成洗滌劑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不能與新潔爾滅、洗必太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
濃度合理 不要認為消毒劑濃度越高殺菌作用越強,其實,消毒效應與藥物濃度呈現拋物線關系,濃度太高或太低,消毒效果都不理想,如乙醇的最適消毒濃度是70%~75%,低于50%或高于80%都會影響殺菌效果。另外,消毒劑的濃度調制,必須符合說明書和消毒目標的要求。如菌毒清,用于種蛋消毒時,應按1:400加水稀釋;用于環境、器械消毒時,應按1:500加水稀釋;用于飲水消毒時,則按1:2000加水稀釋。
溫度適宜 多數消毒劑的殺菌作用與環境溫度呈正比例關系,即環境溫度越高,消毒劑的殺菌效力越強。一般情況下,溫度每增加10℃,消毒效果將增加1倍。因此,冬季進行消毒時,應設法提高環境溫度,以增強殺菌效果。但是,以氯和碘為主要成分的消毒劑,在高溫條件下,有效成分會很快消失,所以,這些消毒劑不宜在高溫季節使用。
濕度合適 空氣的相對濕度會影響消毒效果,如使用甲醛溶液進行熏蒸消毒或使用過氧乙酸進行噴霧消毒時,最適相對濕度為60%~80%,如果濕度太低,應先噴水提高濕度。使用環氧乙烷對服裝、橡膠制品進行消毒時,最合適的相對濕度為30%~50%。
水質良好 水質的酸堿度與一些消毒劑的殺菌效果密切相關,如在堿性環境中,洗必太等季胺鹽類消毒劑殺菌作用增強,復合碘類消毒劑則要求ph值2~5范圍內使用,但苯甲酸、過氧乙酸等酸性消毒劑必須在酸性環境中才有效。因此,除了要充分考慮到環境中的酸堿性以外,還要注意選擇水質并進行適當的處理,如過濾、沉淀、滴加酸性或堿性液體,使其ph值符合消毒劑的要求。
時間足夠 一般情況下,消毒劑與微生物接觸的時間越長,滅菌效果越好,如用石灰乳進行糞便消毒時,石灰乳與糞便接觸至少應在2小時以上;加熱3%~5%的過氧乙酸進行空舍熏蒸消毒時,應密閉門窗1~2個小時;使用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進行舍內空氣熏蒸消毒時,應密閉門窗10小時。
清除異物 消毒劑與蛋白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親和力,如果消毒環境中有血污、膿汁等有機物存在,會與消毒劑結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阻礙消毒劑發揮殺菌作用,影響消毒效果。因此,在消毒感染創傷或受污染的物品時,一定要先將血污、膿液清除干凈,對車輛、用具、場地、墻壁等進行消毒時,也應先將垃圾和臟物清掃、沖洗干凈。
加熱藥液 加熱可以起到消毒的效果,同時還可增強去污能力,使消毒劑的消毒效力大增,使用堿性消毒劑,如氫氧化鈉、草木灰水時,最好先將消毒劑進行加熱。
防止腐蝕 很多消毒劑都有腐蝕作用,除了強酸、強堿外,甲醛、復合酚類消毒劑、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對皮膚、黏膜都有腐蝕作用,漂白粉對金屬有腐蝕作用,過氧乙酸也能刺激眼、鼻黏膜,使用時必須注意,既要防止損壞器具,又要搞好自身防護,如穿隔離衣、膠靴,戴口罩、眼鏡、手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生產廠家】山西菲爾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13934564587 0351-704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