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歸類】傳染病
【疾病概述】肉毒梭菌中毒癥是牛因食入被肉毒梭菌毒素所污染的飼草、飼料或飲水后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性疾病,以運動神經麻痹為主要特征。
【病原或病因】
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是一種能運動的腐生性芽孢桿菌,大小約為4~6pm×0.9~1.2μm,端圓,多單在,偶有成對或短鏈狀,無莢膜,芽孢偏于一端。幼年培養(yǎng)物呈革蘭氏陽性。嚴格厭氧,28~37℃生長良好,產生毒素的最適溫度為25~30℃,最適pH值為6~8。肉毒梭菌及其毒素對熱的抵抗力很強。
病菌的毒素有8型,引起牛中毒的主要為D型。
【流行病學】本病無傳染性,常為散發(fā)。本病的發(fā)生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多為夏、秋季節(jié)。
【發(fā)病機理】能否發(fā)病取決于攝入毒素的量。毒素經消化道吸收后作用于神經肌肉接合處,抑制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阻斷運動神經的傳導,從而導致肌肉麻痹。
【臨床癥狀】
食入毒素后多在3~7d內發(fā)病。特異癥狀為肌肉軟弱無力,并由頭部向軀干、四肢發(fā)展。開始,咀嚼和吞咽困難,以后喪失咀嚼、吞咽功能,垂舌流涎(圖l),下頜及上眼瞼下垂、瞳孔散大。步態(tài)踉蹌、不能站立,以至臥地不起。便秘、腹痛、尿少。呼吸極度困難,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死前意識、反射、體溫正常。中毒嚴重者數(shù)小時死亡,較輕者可耐過。
【病理變化】無特征變化。由于咽、食道麻痹可能導致食物在口腔、咽及食道內蓄積;瘤胃中常有異物,如骨片、木片或石塊等。
【疾病診斷】根據(jù)病史、癥狀可做出初步診斷。檢查飼料及尸體內是否含有毒素,并結合小動物試驗可確診。
【疾病預防】
不讓動物食入腐敗的肉尸和腐爛霉變的飼料。日糧中應加入適量的食鹽、鈣、磷等以防動物發(fā)生異嗜癖。
本病常發(fā)地區(qū),可用同型類毒素或明礬菌苗預防接種。早期可用多價抗毒素治療,毒素型確定后可用同型抗毒素。同時應結合使用鹽類瀉藥、洗胃、灌腸等方法以清除消化道中殘留的毒素。此外,可適當?shù)貙ΠY治療,如輸液、強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