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綜合征(FL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又稱脂肪肝出血綜合征(FLHS),發病后往往需經較長時間的治療才可見效,這樣往往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故臨床上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后輔以藥物治療。在臨床上多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預防和治療。
1 在飼料中添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Szymczyk等對大鼠、小鼠、雞、鴨的研究發現,日糧中添加亞油酸(CLA)具有降低胴體脂肪、提高瘦肉率的作用,亞油酸提高了動物HSL的活性,HSL是一種甘油三脂分解酶,也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內和脂肪組織中甘油三脂分解。HSL活性升高,降低體脂沉積,緩解脂肪肝的出現(朱金孌,2002)。鄒曉庭(2002)在日糧中添加二羥吡啶后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脂的含量,血清中游離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說明二羥吡啶可通過提高血液脂肪酶活性,提高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含量,同時也可提高血清中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膽固醇含量。
2 添加膽堿 膽堿與脂肪氧化的關系首先是Artom于1953年提出,他發現飼喂膽堿缺乏的日糧,大鼠肝臟長鏈脂肪酸的氧化受到不良影響。Corredor(1967)用大鼠所做的試驗結果表明,日糧膽堿缺乏引起心肌和肝臟肉毒堿水平下降,導致長鏈脂肪酸氧化速度降低。膽堿是磷脂形成的原料,而蛋氨酸和甜菜堿是膽堿的前體(王宏,1998)。鄭長峰(1998)在研究甜菜堿對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及抗脂肪肝作用發現甜菜堿能顯著改善蛋雞的產蛋性能,其中以1 000 mg/kg添加效果最佳,產蛋率提高11.08%,料蛋比降低10.36%,蛋重隨日糧中的甜菜堿遞增呈上升趨勢;甜菜堿還具有降低硬蛋和異常蛋(P<0.05)和腹脂率、脂肪含量P<0.01的作用,防止脂肪肝的發生,提高肝臟中卵磷脂含量,血清游離脂肪酸含量顯著升高。〖JP〗
3 添加肉堿 肉堿是一種載體,其能將脂肪酸以脂酰基形式從線粒體膜外轉運到膜內,促使長鏈脂肪酸的β氧化降解;并且一定量的肉堿可以保護脂肪酸氧化系統,促進脂肪代謝,從而減少脂肪肝的發生。L肉堿能夠提高動物消化酶活力和蛋白質消化率,提高脂肪、能量的表觀消化率,顯著提高干物質、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石軍,2002)。占秀安(2002)發現L肉堿可降低腹脂率和皮脂平分(P<0.05)。
4 添加高纖維物質和殼聚糖 OdaT等報道,燕麥和大麥麩皮能夠改善肥胖小鼠脂肪肝和血中膽脂醇過多的癥狀,其主要是由于燕麥和大麥麩皮可以抑制肝臟脂肪的沉積,使血漿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濃度升高(朱金孌,2002)。殼聚糖能降低動物肝臟TC、TG、FFA、線粒體MDA和血中膽固醇含量,提高線粒體膜的流動性,從而改善脂肪酸的β氧化,達到減輕肝脂變的目的,有人認為其主要機理在于殼聚糖與膽酸結合而使其排出體外,阻斷了膽酸的腸肝循環;殼聚糖還具有黏滯性,延緩了胃排空,從而減少了脂質的吸收(蔣莉、戚曉紅、張曉萍,2001)。
5 添加抗氧化劑
還原型GSH、β胡籮卜素、維生素E、硒和黃酮類化合物等均能減少氧應激損害及脂質過氧化誘致的肝纖維化和脂肪肝的發生。王春波(1999)用鹽藻β胡籮卜素觀察其預防高脂飼料致鵪鶉脂肪肝作用發現鹽藻β胡籮卜素在6.25~25 mg/kg劑量范圍內能使肝系數降低,肝臟脂肪病變程度減輕。試驗證明,用鹽澤杜氏藻中提取的以順式結構為主的β胡籮卜素具有對抗肝臟脂肪病變的作用。Montogomery等(1998)報道,乳清酸能抑制肝中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載脂蛋白的合成,VLDL的作用是把肝臟合成的甘油三脂從肝臟中運輸到其他組織,特別是脂肪組織,VLDL合成降低,從而使三酰基甘油在肝中累積形成脂肪肝(陳文,2002)。
6 加強飼養管理,充分考慮環境因素 生產中減少應激因素,尤其要注意熱應激,熱應激加重代謝溫度,進而很快發生代謝失調;盡可能增加家禽的運動量,減少籠養方式;注意飼料中的有毒物質,若蛋雞過肥,立即調整日糧比例,減少能量飼糧,增加1%~2%的粗蛋白,使代謝能和粗蛋白的比例不高于160,另外可實行限量飼喂。氣溫高時應注意禽舍通風降溫,減少飼養密度,并補喂熱應激緩解藥,如桿菌肽鋅,同時供足飲水。
7 重視和合理應用中藥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疏泄”主管全身氣機的舒暢,肝氣疏泄是保證脾胃消化機能正常的重要條件。高能量飼料含熱量高,為濕熱之邪,濕熱內蘊,易傷肝膽,損傷脾胃,導致氣機郁結,血脈淤阻,痰濁內生,氣血痰濕,互結于脅下,形成痞塊,中藥如茵陳、澤瀉等配伍后,通過清熱利濕,疏肝解淤,化痰理氣,止血涼血而調節機體的整體機能,對FLHS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何維明,1991)。
中藥水飛薊反復試驗證明,其對脂肪肝防治效果明顯,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較顯著作用,可使66.7%的雞兔免患脂肪肝,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為80.0%及13.3%(李勤凡,2000)。李坤武(2002)用JD三征肝泰對高脂飼料導致的雞FLS有顯著治療作用。血清生化指標測定結果顯示,JD三征肝泰對血清TG、TC的病理性升高有顯著改善作用。研究表明,丹參注射液及丹參素能加快肝細胞TG的氧化分解,抑制細胞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馬伯良等用六味地黃湯進行試驗顯示,該方有抑制肝內脂肪沉積的作用(劉燕玲,1995)。五子衍宗丸加上女貞子、丹參、山楂、何首烏試驗表明,該方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抑制脂肪肝形成,其機理可能通過抑制外源性內源性膽固醇生成,促進膽固醇在肝細胞內代謝有關(程小曲,1993)。利用龍膽草、澤瀉、柴胡、當歸、生地等對蛋雞FLS進行預防和治療,結果證明預防用藥能降低血清鈣及脂肪含量,并能升高血清HDLC水平,治療用藥能明顯降低肝臟Barton評分,血清總脂和血清TG水平(杜成才,2000)。日本學者通過不同組方進行動物實驗也證明,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無苓散、柴厚湯等對脂肪肝有明顯抑制作用(曹謹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