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皋埠、馬山二鎮三位專業戶飼養的同批紅寶雛雞共2800只,曾于5日齡同時發生念珠菌病,經綜合診治,雞群于10~16日齡停止死亡,現報道如下。
一、發病情況
苗雞進入育雛室后1~2天,發現雛雞有水樣下痢,分別自投以下抗菌藥物:第一戶(800只),1~2天用0.03%的痢特靈拌料,3~4天用0.005%濃度的氟哌酸飲水,5~6天每1.5公斤水中添加8萬單位的慶大霉素。第二戶(1000只),1~3天用0.1%的氯霉素原藥拌料,4~5天停藥。第三戶(1000只),1~3天用0.005%的氟哌酸飲水,4~5天每2公斤水中加入100萬單位的氨芐青霉素。三戶的治療效果均不明顯,雛雞死亡數有增無減。
二、臨診癥狀
病雞消瘦,羽毛松亂,室溫正常時雞群仍怕冷打堆,少食喜飲(料水比為1∶3~4),排稍帶綠色的水樣稀糞。
三、剖檢病變
剖檢病死雞82只,嗉囊有嚴重病變的79只,占96%,表現為粘膜粗糙增厚,表面有隆起的如芝麻至綠豆大小的白色圓形壞死灶,重癥病雞嗉囊內充滿豆腐渣樣壞死物;腎臟有明顯病變的75只,占91.5%,見腎腫蒼白,輸尿管變粗,內積白色尿酸鹽;腺胃有病變的29只,占35.4%,腺胃腫脹,胃壁增厚,胃粘膜脫落或有卡他性壞死物,其中腺胃乳頭出血的有9只,占11%。其余器官無明顯肉眼病變。
四、實驗室檢查
1.取嗉囊內的壞死物直接涂片,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的酵母樣菌體和菌絲。
2.刮取嗉囊內的壞死物接種于薩布羅氏葡萄糖瓊脂平板上,經37℃培養24~48小時后,長出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濕潤而帶有酵母氣味的菌落,用接種環挑取單個菌落再作純培養后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孢子,呈卵圓形。
3.取嗉囊內有病變的死雞肝臟、心血直接涂片染色鏡檢未發現細菌,接種于肉湯與普通瓊脂斜面,均未見細菌生長。
4.少部分病死雞腺胃乳頭有出血點,每次取發病及未發病雞20只作新城疫HI抗體測定,其HI抗體均達到安全保護范圍,表明亞臨診型新城疫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五、治療
根據臨診癥狀、剖檢病變和實驗室檢驗診斷為雞念珠菌病。
1.停用抗生素,雞舍用0.1%的硫酸銅噴灑消毒,每天一次,飲水器具用碘消毒劑每天浸泡一次,每次15~20分鐘,連用3天。
2.雞群用制霉菌素拌料喂飼,同時在水中晝夜交替飲用硫酸銅溶液(3克硫酸銅加水10公斤)和口服補液鹽溶液(227克加水10公斤),連用5天。筆者曾對這三位飼養戶的同日齡病雞分別用相同療程(5天為一療程)不同劑量的制霉菌素進行治療,其劑量和療效如下:第一戶,日只用量為l萬單位,用法為總劑量分二次拌料(早晚各一次),治愈時間10天,雞群治愈率為70.5%;第二戶日只用量1.5萬單位,用法同上,治愈時間7天,治愈率為75%;第3戶日只用量為2萬單位,治愈時間5天,治愈率為88.5%。
六、總結
1.據傳統資料介紹,雞念珠菌病屬條件性傳染病,該病的發生與雞體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禽舍環境衛生差、抗生素使用過多、時間過長等多種因素有關,也有學者報道該病還可通過雞蛋垂直傳播。從該病例的發病情況分析,屬于種蛋的母源性帶菌而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預防該病的措施上首先應搞好禽舍(包括孵坊)消毒和用藥預防(用制霉菌素或硫酸銅),同時千萬不要到疫區引種。
2.筆者在診治禽病的過程中,發現雞念珠菌病的發生已十分普遍,但在剖檢過程中若忽視檢查嗉囊這一器官往往會造成誤診或漏診,為此鄉(鎮)基層獸醫工作者應加深對該病的認識和了解。
3.傳統文獻沒有說明或報道過雞念珠菌病有腎臟病變的出現,但在剖檢病雛的過程中,筆者發現95%以上的病雞腎臟及輸尿管均有極明顯的病變,該病變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有待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4.該病出現的腎臟病變和少數病死雞的腺胃病變在臨診中常易誤診為雛雞病毒性腎炎、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飼料或藥物引起的尿毒癥、亞臨診型新城疫等,需仔細鑒別。
5.筆者在治療該病時,制霉菌素的用量常常比治雞曲霉菌病的用量大、療程長,但從未發生過中毒現象,反而經臨診多次治療試驗證明,適當加大治療劑量,往往能提高療效,縮短病程,加速雞體康復。盡管有個別資料報道該藥使用時間長或超量使用會發生中毒情況,但任何藥品均是如此,因此該藥的確切治療量和中毒量仍有待進一步探討與證實。
一、發病情況
苗雞進入育雛室后1~2天,發現雛雞有水樣下痢,分別自投以下抗菌藥物:第一戶(800只),1~2天用0.03%的痢特靈拌料,3~4天用0.005%濃度的氟哌酸飲水,5~6天每1.5公斤水中添加8萬單位的慶大霉素。第二戶(1000只),1~3天用0.1%的氯霉素原藥拌料,4~5天停藥。第三戶(1000只),1~3天用0.005%的氟哌酸飲水,4~5天每2公斤水中加入100萬單位的氨芐青霉素。三戶的治療效果均不明顯,雛雞死亡數有增無減。
二、臨診癥狀
病雞消瘦,羽毛松亂,室溫正常時雞群仍怕冷打堆,少食喜飲(料水比為1∶3~4),排稍帶綠色的水樣稀糞。
三、剖檢病變
剖檢病死雞82只,嗉囊有嚴重病變的79只,占96%,表現為粘膜粗糙增厚,表面有隆起的如芝麻至綠豆大小的白色圓形壞死灶,重癥病雞嗉囊內充滿豆腐渣樣壞死物;腎臟有明顯病變的75只,占91.5%,見腎腫蒼白,輸尿管變粗,內積白色尿酸鹽;腺胃有病變的29只,占35.4%,腺胃腫脹,胃壁增厚,胃粘膜脫落或有卡他性壞死物,其中腺胃乳頭出血的有9只,占11%。其余器官無明顯肉眼病變。
四、實驗室檢查
1.取嗉囊內的壞死物直接涂片,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的酵母樣菌體和菌絲。
2.刮取嗉囊內的壞死物接種于薩布羅氏葡萄糖瓊脂平板上,經37℃培養24~48小時后,長出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濕潤而帶有酵母氣味的菌落,用接種環挑取單個菌落再作純培養后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孢子,呈卵圓形。
3.取嗉囊內有病變的死雞肝臟、心血直接涂片染色鏡檢未發現細菌,接種于肉湯與普通瓊脂斜面,均未見細菌生長。
4.少部分病死雞腺胃乳頭有出血點,每次取發病及未發病雞20只作新城疫HI抗體測定,其HI抗體均達到安全保護范圍,表明亞臨診型新城疫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五、治療
根據臨診癥狀、剖檢病變和實驗室檢驗診斷為雞念珠菌病。
1.停用抗生素,雞舍用0.1%的硫酸銅噴灑消毒,每天一次,飲水器具用碘消毒劑每天浸泡一次,每次15~20分鐘,連用3天。
2.雞群用制霉菌素拌料喂飼,同時在水中晝夜交替飲用硫酸銅溶液(3克硫酸銅加水10公斤)和口服補液鹽溶液(227克加水10公斤),連用5天。筆者曾對這三位飼養戶的同日齡病雞分別用相同療程(5天為一療程)不同劑量的制霉菌素進行治療,其劑量和療效如下:第一戶,日只用量為l萬單位,用法為總劑量分二次拌料(早晚各一次),治愈時間10天,雞群治愈率為70.5%;第二戶日只用量1.5萬單位,用法同上,治愈時間7天,治愈率為75%;第3戶日只用量為2萬單位,治愈時間5天,治愈率為88.5%。
六、總結
1.據傳統資料介紹,雞念珠菌病屬條件性傳染病,該病的發生與雞體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禽舍環境衛生差、抗生素使用過多、時間過長等多種因素有關,也有學者報道該病還可通過雞蛋垂直傳播。從該病例的發病情況分析,屬于種蛋的母源性帶菌而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預防該病的措施上首先應搞好禽舍(包括孵坊)消毒和用藥預防(用制霉菌素或硫酸銅),同時千萬不要到疫區引種。
2.筆者在診治禽病的過程中,發現雞念珠菌病的發生已十分普遍,但在剖檢過程中若忽視檢查嗉囊這一器官往往會造成誤診或漏診,為此鄉(鎮)基層獸醫工作者應加深對該病的認識和了解。
3.傳統文獻沒有說明或報道過雞念珠菌病有腎臟病變的出現,但在剖檢病雛的過程中,筆者發現95%以上的病雞腎臟及輸尿管均有極明顯的病變,該病變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有待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4.該病出現的腎臟病變和少數病死雞的腺胃病變在臨診中常易誤診為雛雞病毒性腎炎、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飼料或藥物引起的尿毒癥、亞臨診型新城疫等,需仔細鑒別。
5.筆者在治療該病時,制霉菌素的用量常常比治雞曲霉菌病的用量大、療程長,但從未發生過中毒現象,反而經臨診多次治療試驗證明,適當加大治療劑量,往往能提高療效,縮短病程,加速雞體康復。盡管有個別資料報道該藥使用時間長或超量使用會發生中毒情況,但任何藥品均是如此,因此該藥的確切治療量和中毒量仍有待進一步探討與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