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后,我國各地玉米市場陸續開啟價格持續走高模式。東北大部分深加工企業開秤收購新糧,掛牌價同比去年大幅上漲100-200元/噸;基層陳糧貿易受到臨儲拍賣量價齊升影響,基本保持堅挺走勢。華北黃淮產區更是出現罕見的價格沖高現象,山東部分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已經邁入2000元/噸大關,較9月底累計上漲突破100元/噸。港口及銷區玉米市場受到產區行情堅挺的帶動,相繼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現象。
目前對玉米市場起到利多支撐的因素集中在:臨儲拍賣成交量價齊升、農戶對新糧惜售挺價、運輸成本提升等。但隨著新糧上市數量增多、臨儲結束及非洲豬瘟疫情對需求的影響,上述這些短暫的支撐因素是否會轉變成未來玉米漲價的“絆腳石”?
一、哪些原因將玉米送上1元/斤高臺?
現階段的玉米市場用“漲價看山東”這句話描述再合適不過。目前,華北黃淮產區玉米市場接連觸及階段性高點,山東各企業更是紛紛將玉米掛牌價跳漲至2000元/噸以上,河南、河北等地高價地區也在1980元/噸附近徘徊。引發當地玉米價格走高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東北新玉米收割上市略有推遲,入關數量較少;2、當地農戶惜售挺價、貿易商囤糧積極性較強;3、深加工企業抬價吸引收購量。
在產區玉米價格持續上漲、東北新玉米供應階段性偏緊的情況下,南北港口及銷區玉米市場也呈現不同程度漲價行情。與此同時,產區糧食運往內陸、港口地區的成本不光包括本身的價格成本,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運輸成本。在當前國際海運費持續走強、原油高位運行的背景下,港口沿海運費及汽運費均出現上漲情況,以致于玉米到站、到港價持續走高。
二、臨儲拍賣月底收尾 短期利多難擋遠期利空
若不出意外,本年度臨儲玉米拍賣已于周五(10月26日)結束。根據行情寶追蹤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國家政策性玉米拍賣共進行28周,政策玉米(包括臨儲玉米、分貸分還及定向銷售)總投放量2.2億噸,累計成交量超過1億噸,成交率45.54%,遠遠超過2017年臨儲拍賣25周的總成交量5751萬噸。其中,本周進行的收尾拍賣成交十分火爆:當周(第28周)臨儲玉米拍賣投放800萬噸,成交562萬噸,成交率70.2%(前一周55.43%),各地臨儲拍賣成交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走高。而且,進入10月后的臨儲拍賣便開始出現量價持續提升的情況,受此影響,基層底部玉米價格整體重心上移。
今年過億的成交量直接導致目前國家臨儲玉米庫存總量跌至7850萬噸,實現了玉米的去庫存化。按照目前臨儲玉米出庫節奏推算,預計月底前成交的政策玉米出庫數量約在6500萬噸,也就是說臨儲拍賣結束后仍有接近4000萬噸的陳糧有待出庫。此外,我們還要明確一點,陳糧出庫并不意味著全部轉化為實際消耗,有很大一部分拍賣糧出庫后進入商業庫存,同時國家還有將近8000萬噸的臨儲庫存,市場寬松程度可見一斑,或將限制未來玉米價格上漲高度。
三、非洲豬瘟疫情對玉米市場影響幾何?
自8月初首例非洲豬瘟在我國沈陽被確診以來,截至10月25日,農業農村部共通報了47起非洲豬瘟疫情,遍布遼全國13個省份。目前涉及的養殖場及屠宰場已累計撲殺生豬數量近十萬頭,而且大型養殖場也發現疫情:遼寧有四家大型養豬場被確診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其中一家存欄頭數近2萬頭。盡管有部分省份已經解除疫情,但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造成市場對玉米飼用需求的恐慌。但疫情若得到有效控制的話,由于前期撲殺導致生豬產能下滑,養殖戶及養殖場將大量補欄,屆時玉米飼用市場也將面臨新一輪消費增長。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玉米市場正處在新陳糧交替供應階段,特別是10月以后,隨著吉林地區最后一波深加工企業陸續公布新糧掛牌價后,東北各地基本已經進入新玉米收割上市階段,在11月中下旬或出現集中供應現象。因此,隨著新糧上市數量增加,疊加陳糧出庫節奏加快,或將令市場出現階段性回調的可能。在此之前,市場呈現的漲價行情多少都與東北新糧供應緊張有關,預計短期內將繼續維持堅挺走勢。
最后要說兩點: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糧庫的新糧收購價均在9毛/斤以上,并且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也在9毛到1元/斤左右。可一些基層農戶卻反映他們賣的糧食不過0.65元/斤,而一些小散養戶收的玉米甚至已經超過了1元/斤。可見,對于農戶及散養戶來說這樣的價格是很吃虧的。而這中間的差價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于經銷商、糧販子從中的獲利,因此行情寶提醒各位在賣糧、買糧之前要仔細斟酌對比價格,盡量避免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