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的商務部前內貿專家指出,“豬周期”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的生豬養殖過于分散。價格高時,投機性資金大量涌入;價格下跌時,資金又猛然撤出。
他建議提高生豬生產的規模化程度,減少養豬戶數,提高單體的規模。規模大了,生產方則可與需求方直接對接,實現訂單式生產,但必須做好防疫。
國家啟動凍肉收儲計劃,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護養豬戶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進一步加大對規模化養殖的引導扶持力度,才能從根本上跳出“豬周期”的輪回,促進全行業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標準化、適度規模化養殖場的比重越大,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就越強。而通過市場本身的調節,也比行政調控來得更為靈敏和有效。”該專家說。
比如,在歐洲,生豬養殖集中度非常高,有的國家甚至兩個企業就占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場份額。而在美國,20年前市場上57%的肉類未投放市場已經被下了訂單。我國50頭以上即算是“規模化養殖”,顯然太小。
高觀認為,我國生豬產業基礎差,散戶比重高,規模化養殖程度太低。國家已經意識到政府對生豬的實際調控能力有限,今后政策走向是減少政府干預,提高市場調節度。近10年來,國家實際上一直扶持規模化養殖,行業外的社會投資也十分熱衷,國內外資金紛紛進入養豬業。但規模化養豬面臨征地難(必須有集中連片的土地)、污染治理難(豬糞尿處理,環保問題)、投資風險大(主要是疫病風險)三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