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在瓊島
來自基層的報道
馬達的轟鳴聲中,一艘滿載飼料的漁船緩緩駛出港口。船頭劃開海面,朝著四五海里外的目的地駛去。目送著遠去的漁船,臨高海鱘深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王照庭告訴記者:“今年要搏一下。”在“政府補助+養殖戶自籌部分資金”的模式下,今年合作社投資建設了40米網箱200口,80米網箱100口。
2011年,臺風“納沙”和“尼格”襲擊海南,海南北部沿海深水網箱幾乎“全軍覆沒”。該合作社曾擁有40米周長網箱120口、80米周長網箱30口,在臺風的打擊下“全都沒有了”?;叵氘敃r的情況,王照庭搖了搖頭,“價格最高時達13塊一斤,卻沒魚賣”。盡管如此,王照庭還是覺得只有深水養殖才是未來漁業的發展之路,“港內養殖密度大了會缺氧,最多養幾萬尾,現在深水網箱養魚的規模都是幾百萬尾?!?/p>
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對于深水網箱養殖的前景,他深信不疑。
臨高縣瀕臨北部灣,擁有114公里海岸線,所轄海域面積1509平方公里。臨高的深水網箱養殖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然而由于缺乏技術和銷售渠道,最終以虧損告終。2004年,海南中油深水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臨高投資建設深水網箱養魚,盡管于2008年選擇退出,臨高的深水網箱養殖卻越做越大。
王照庭2006年開始和中油深水養殖公司合作從事深水網箱養殖。談起那時的情況,王照庭說:“當時銷量少,談不上賺錢。”但他也承認,“沒有那家公司最初的投資,網箱養殖發展沒有這么快。畢竟當時誰都不敢投這么多錢,也沒經驗?!?/p>
隨著網箱數量的增加,深水網箱養殖的運作模式不斷發生變化,由最初的公司獨立經營發展到“公司+漁民”和“公司+公司”,再到“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合作經營模式。
2008年,臨高海鱘深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宣告成立。有了養殖經驗,又掌握了一定客戶源,王照庭所在合作社養殖的金鯧魚開始在境外市場打開銷路。而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海南的漁產品深加工、大型漁港等設施的完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因為此,給了當地深水網箱從業者信心,敢于在深水網箱養殖上繼續投入巨資。
海鱘深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只是臨高數個大型深水養殖合作社的縮影。今年臨高的養殖戶重起爐灶,截至今年6月底,該縣建成深水網箱2687口,較去年臺風前增加657口,預計在今年底建成3000口。今年深水網箱養殖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上繳地方稅收有望突破5000萬元。
據記者了解,經歷去年的劫難之后,不少合作社更加重視加強網箱的抗風能力。 (本報臨城7月22日電 )
數說發展
近年來,我省下撥中央財政、省財政資金3528萬元,帶動養殖合作社、養殖企業投入數億元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去年我省投入救災資金5275萬元(其中中央現代農業資金1475萬元,省政府扶持資金3400萬元,省海洋漁業廳歷年結余資金400萬元),用于恢復我省深水網箱養殖生產。目前,全省深水網箱總數已增至3171口,比去年災前增加570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