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鴨子長得越快鴨農越賺錢。但在湖北云夢、京山等地,一些鴨農卻養起了“慢生鴨”。
云夢縣吳鋪鎮秀才村三組的一處塘堰里,鴨農黃豐成的3000多只麻鴨成群結隊,在水面上追逐撒歡。黃豐成告訴筆者,這些野外放養的鴨長得慢,是“慢生鴨”,也是生態鴨、健康鴨,早就被周黑鴨公司訂購了。
一般情況下,麻鴨用濃縮飼料喂40多天就達2公斤,可出欄上市。但黃豐成放養的這群麻鴨,養了40多天才1公斤出頭,再養兩個多月才能出欄。
黃豐成說:“由于不能喂有添加劑的濃縮飼料,這些鴨只能在自然環境捕食,輔之以麥麩、玉米、谷糠和青飼料。生長周期雖長,但肉質好、價格高,更有賺頭。”
往年,湖北一些地區的鴨農養普通肉鴨,由于市場不穩定,價格暴漲暴跌,收益無法保證。黃豐成在養“慢生鴨”前,有1年養了1萬多只鴨,辛苦1年倒賠4萬多元。
近年來,在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的引導下,云夢鴨農逐漸形成了養“慢生鴨”的科學理念。50多戶鴨農成立了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統一購買鴨苗,統一按公司規定飼養,統一將產品上交公司。
黃豐成算了一筆賬:鴨苗成本3元左右,麥麩、谷糠等成本每只2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每只總成本25元左右。公司按每公斤15元的價格收購,每只鴨能賺五六元。
他去年養了2萬多只鴨,賺了10多萬元。他說:“與周黑鴨合作后,鴨不愁銷,價格也有保證,規避了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收益有了保證。”
一些沒養“慢生鴨”的鴨農后悔不迭。59歲的程中青對筆者說,2011年肉鴨價格大跌,他養了12萬只肉鴨,忙忙碌碌1年賠了10多萬元。去年縮減至2萬只,依然沒賺到錢,而養“慢生鴨”的鴨農都賺到了錢。
去年,這家合作社出欄“慢生鴨”78萬多只,總收入4300多萬元,農戶純利近400萬元。在龍頭企業的引導和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應城、天門、仙桃等地的鴨農也開始養起“慢生鴨”。
偷喂濃縮飼料,讓鴨長快點,不是賺錢更多嗎?黃豐成說:“周黑鴨要求鴨在120天到150天性成熟時出欄,大翅毛羽根沒有血是其標志。喂濃縮飼料讓鴨‘速生’,時間未到,毛根有血,公司不收。”
用麻鴨生產的整鴨,是周黑鴨的主打產品之一。周黑鴨產業鏈總監劉定成介紹,為了保證鴨的品質,公司規定鴨要養到120天以上。“速生鴨”每只每天要喂超過0.5元的濃縮飼料,必須快速育肥、快速出欄才合算。這也從經濟上倒逼鴨農在野外放養。
清明河鄉沿河村的養鴨大戶景望慶去年養了3萬多只“慢生鴨”,純收入15萬多元。他說,鴨苗長到30天左右就得到河灘、稻田放養,這樣每只鴨的飼料成本才能控制在20元出頭。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