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價格拉動,生豬生產開始出現積極變化,能繁母豬存欄開始回升,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但豬肉價格的敏感性波動再次讓人們看到了生豬產業發展模式的脆弱。
目前我國農村養豬散養仍占主導地位,占60%以上,我省占70%。專家指出,實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是生豬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散戶養殖為主,埋下產業隱憂
據農業部最新消息,為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實行母豬飼養補貼、公豬良種補貼、養豬調出大縣獎勵、藍耳病疫苗補貼、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生豬政策性保險等措施后,國內各地生豬生產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母豬補欄數量增加,規模飼養加快發展,“生豬生產正處在恢復起步階段。”農業部有關人士的評價也被最近幾天消費市場豬肉價格的回落印證著。
雖然當前市場豬肉價格回落讓人們舒了一口氣,但人們追蹤此次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時,不能不提及2005年下半年以來,長達十幾個月的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這種低迷直接導致養殖場、戶嚴重虧損,眾多散戶退出養豬行業,原種場和擴繁場母豬飼養量大幅下降,從而成為此次豬肉價格上漲卻因供求矛盾嚴重近期難以扭轉的基本原因。”省畜牧局有關人士指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價格波動怪圈每過幾年便重演一次,根本原因在于我省與全國一樣,養豬業以農戶散養為主,難以抵御市場風險。
記者日前從全省生豬生產高層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我國農村養豬散養仍占主導地位,占60%以上,我省占70%,諸多散戶隨市場價格進退,其勢如潮,產業波動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因為散戶占據產業主導角色,造成產品規格不一,質量控制難度大,加上品種雜亂,飼養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生產的豬肉產品質量沒有競爭優勢,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可以想象,在以散戶為主的養豬業,在防疫方面難以實現使用新型高效的滅活苗、基因工程苗,不能及時進行疫病監測。
散戶養殖的弊端,成為產業發展最大隱患。
有專家分析,散養豬業者(或農民)從“項目選擇、原料購進、資源配置、良種引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產品銷售、組織協調”等各個環節都親自承擔主角,每一環節的錯誤或失誤都可導致養豬生產虧損。加上知識結構的限制,傳統養豬(場)戶艱難地扮演著這一復雜的角色,使其在規模、質量、效率效益上跟不上時代步伐。政策好風日甚,產業轉機初現
為恢復養豬業到一個平穩的市場狀態,國家出臺具體“指導意見”,有關部門都拿出了相應舉措。
尤其是來自中央的財政力量無疑給養豬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目前,財政部已將11.4億元能繁母豬中央補貼資金撥付各省。中央還安排了3億元投資,對50余個生豬原種場、100多個擴繁場和40多個資源場進行扶持。此外,中央還安排了25億元資金,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糞污處理、豬舍標準化改造以及水電路、防疫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中央財政支持直指養豬產業難關。從錢的終極投向看,政府希望引導養豬業到科學養殖、規模養殖的大道上來。
同時,我省也拿出相關措施,省財政廳相應制定了《河北省能繁母豬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享受補貼的對象為飼養能繁母豬的養殖者;補貼標準為每頭能繁母豬50元,補貼資金由各級財政負擔。
同時,省財政廳還印發了《河北省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了保費補貼范圍,規定了能繁母豬保費補貼范圍涵蓋母豬飼養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病害、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從長遠看,政府的政策性引導不失為一次規范產業發展的機遇,一次集中力量把養豬業進行產業發展大轉型的機遇。”我省專業人士認為,利用好這次機會,有望改變我省當前養豬業散戶主導的格局。
正所謂,肉價低,農民賠不起;肉價高,城市低收入階層又承受不起。豬肉價格10年間的跌宕起伏,就是在這“兩難”間徘徊。營造規模效應,需破相關瓶頸
在業內呼吁改變養豬業當前散養戶當家的格局的同時,規模養殖被推向前臺。
毋庸置疑,規模化發展是今后生豬產業的必然發展方向。就在2005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7元至8元,下降到6元左右的時候,散戶出現虧損。但一些大型養豬基地依托規模優勢,實現了“市場雖滑坡,效益仍可觀”。
仔細分析,其增效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仔豬實行自繁自育,每頭生豬降低購買仔豬成本60元以上;購進的飼料原料量大、價格低,每頭豬可減少飼養成本50元左右;銷售的生豬質量好、數量多、價格高,與市場價相比每公斤高出0.4元以上,一頭豬的銷售差價就是40元。
幾項相加,規模化養殖場與普通養殖戶相比,飼養一頭豬的效益多出150元,扣除規模化養殖場的人工、基建等成本,效益差也在100元左右。
但在市場出現波動,需要規模化力量來“削峰填谷”,保持市場穩定的時候,卻因為勢力相對較弱,并未達到預期。
那么,在經歷了往年產業和市場的波動后,生豬養殖業為什么未能順利實現從散養到規模養殖的轉型呢?
有專家告訴記者,有關部門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大力推行生豬業轉型,但受種種因素限制,進展甚為緩慢。這些限制因素主要有用地難、融資難、保險難等。
但實施規模化養殖是生豬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只有生豬產業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服務指導、科技應用、產品銷售、質量控制等的系列化、專業化、標準化,從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保證養殖效益和畜產品質量。
難題如何破解?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不妨引進發達國家的經驗,由國家通過財政補貼的杠桿,既保證了供需平衡,又保護了農民和城市低收入階層的利益。
在生豬供應發生波折的2007年,期盼“有形的手”再次在養殖業邁向現代化、規模化的道路上助一把力。
目前我國農村養豬散養仍占主導地位,占60%以上,我省占70%。專家指出,實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是生豬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散戶養殖為主,埋下產業隱憂
據農業部最新消息,為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實行母豬飼養補貼、公豬良種補貼、養豬調出大縣獎勵、藍耳病疫苗補貼、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生豬政策性保險等措施后,國內各地生豬生產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母豬補欄數量增加,規模飼養加快發展,“生豬生產正處在恢復起步階段。”農業部有關人士的評價也被最近幾天消費市場豬肉價格的回落印證著。
雖然當前市場豬肉價格回落讓人們舒了一口氣,但人們追蹤此次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時,不能不提及2005年下半年以來,長達十幾個月的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這種低迷直接導致養殖場、戶嚴重虧損,眾多散戶退出養豬行業,原種場和擴繁場母豬飼養量大幅下降,從而成為此次豬肉價格上漲卻因供求矛盾嚴重近期難以扭轉的基本原因。”省畜牧局有關人士指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價格波動怪圈每過幾年便重演一次,根本原因在于我省與全國一樣,養豬業以農戶散養為主,難以抵御市場風險。
記者日前從全省生豬生產高層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我國農村養豬散養仍占主導地位,占60%以上,我省占70%,諸多散戶隨市場價格進退,其勢如潮,產業波動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因為散戶占據產業主導角色,造成產品規格不一,質量控制難度大,加上品種雜亂,飼養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生產的豬肉產品質量沒有競爭優勢,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可以想象,在以散戶為主的養豬業,在防疫方面難以實現使用新型高效的滅活苗、基因工程苗,不能及時進行疫病監測。
散戶養殖的弊端,成為產業發展最大隱患。
有專家分析,散養豬業者(或農民)從“項目選擇、原料購進、資源配置、良種引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產品銷售、組織協調”等各個環節都親自承擔主角,每一環節的錯誤或失誤都可導致養豬生產虧損。加上知識結構的限制,傳統養豬(場)戶艱難地扮演著這一復雜的角色,使其在規模、質量、效率效益上跟不上時代步伐。政策好風日甚,產業轉機初現
為恢復養豬業到一個平穩的市場狀態,國家出臺具體“指導意見”,有關部門都拿出了相應舉措。
尤其是來自中央的財政力量無疑給養豬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目前,財政部已將11.4億元能繁母豬中央補貼資金撥付各省。中央還安排了3億元投資,對50余個生豬原種場、100多個擴繁場和40多個資源場進行扶持。此外,中央還安排了25億元資金,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糞污處理、豬舍標準化改造以及水電路、防疫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中央財政支持直指養豬產業難關。從錢的終極投向看,政府希望引導養豬業到科學養殖、規模養殖的大道上來。
同時,我省也拿出相關措施,省財政廳相應制定了《河北省能繁母豬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享受補貼的對象為飼養能繁母豬的養殖者;補貼標準為每頭能繁母豬50元,補貼資金由各級財政負擔。
同時,省財政廳還印發了《河北省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了保費補貼范圍,規定了能繁母豬保費補貼范圍涵蓋母豬飼養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病害、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從長遠看,政府的政策性引導不失為一次規范產業發展的機遇,一次集中力量把養豬業進行產業發展大轉型的機遇。”我省專業人士認為,利用好這次機會,有望改變我省當前養豬業散戶主導的格局。
正所謂,肉價低,農民賠不起;肉價高,城市低收入階層又承受不起。豬肉價格10年間的跌宕起伏,就是在這“兩難”間徘徊。營造規模效應,需破相關瓶頸
在業內呼吁改變養豬業當前散養戶當家的格局的同時,規模養殖被推向前臺。
毋庸置疑,規模化發展是今后生豬產業的必然發展方向。就在2005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7元至8元,下降到6元左右的時候,散戶出現虧損。但一些大型養豬基地依托規模優勢,實現了“市場雖滑坡,效益仍可觀”。
仔細分析,其增效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仔豬實行自繁自育,每頭生豬降低購買仔豬成本60元以上;購進的飼料原料量大、價格低,每頭豬可減少飼養成本50元左右;銷售的生豬質量好、數量多、價格高,與市場價相比每公斤高出0.4元以上,一頭豬的銷售差價就是40元。
幾項相加,規模化養殖場與普通養殖戶相比,飼養一頭豬的效益多出150元,扣除規模化養殖場的人工、基建等成本,效益差也在100元左右。
但在市場出現波動,需要規模化力量來“削峰填谷”,保持市場穩定的時候,卻因為勢力相對較弱,并未達到預期。
那么,在經歷了往年產業和市場的波動后,生豬養殖業為什么未能順利實現從散養到規模養殖的轉型呢?
有專家告訴記者,有關部門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大力推行生豬業轉型,但受種種因素限制,進展甚為緩慢。這些限制因素主要有用地難、融資難、保險難等。
但實施規模化養殖是生豬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只有生豬產業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服務指導、科技應用、產品銷售、質量控制等的系列化、專業化、標準化,從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保證養殖效益和畜產品質量。
難題如何破解?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不妨引進發達國家的經驗,由國家通過財政補貼的杠桿,既保證了供需平衡,又保護了農民和城市低收入階層的利益。
在生豬供應發生波折的2007年,期盼“有形的手”再次在養殖業邁向現代化、規模化的道路上助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