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公告稱2015年國家將對1652.25萬頭生豬實施良種補貼。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良種補貼項目已經實施了近十個年頭,而對于每年實施的良種補貼普通養殖戶了解多少?在良種補貼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又該怎么解決呢?近日,記者致電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高級獸醫師張梅,向她尋求答案。
良種補貼補給誰?“生豬良種補貼主要是通過對種公豬站或良種繁育場給予補貼,進而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同時還可以減少養殖戶的公豬飼養量,增加養殖收益。”張梅說,生豬良種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但這并不是針對所有的養殖戶。“只有生豬人工授精普及率30%以上,技術服務網絡比較健全,能繁母豬存欄2萬頭以上的縣(區、農場)域內,使用良種豬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母豬散養戶和規模養殖場(戶)才能獲得該補貼。”
怎么補?收費嗎?據了解,良種補貼的資金是按照下面的數據發放的:每頭能繁母豬年繁殖兩胎,每胎配種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補貼10元測算,每頭能繁母豬年補貼40元。“但生豬良種補貼并不是直接補給養殖戶的,它是補給種公豬站或良種繁育場的,用于鼓勵該類企業做大做強,然后種公豬站或良種繁育場再將精液低價銷售給養殖戶,各地的價格會有所不同。”張梅說,有的養殖戶認為既然是國家補貼的,那就應該是免費的,這個觀念并不正確。養殖戶拿到精液是不是就代表項目結束了呢?不懂人工授精的怎么辦?“生豬良種補貼的目的之一是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張梅說,為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畜牧局會派出專家免費對養殖戶進行定期指導或者培訓,而養殖戶在技術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也可以隨時向這些專家求教。
遇到的難題有哪些?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的開展提升了生豬的良種化水平,完善了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推動了生豬產業技術升級,促進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但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種公豬站水平良莠不齊,有的站點基礎設施差,儀器設備簡陋,檢測設備落后、匱乏,很難滿足項目的需求。”張梅說,我國很多種公豬站存在種公豬頭數少且生產能力不高的情況,有的只有幾頭公豬。其次是種豬質量標準不一,部分公豬缺少系譜檔案,多數種豬沒有性能測定數據與遺傳評估成績,因此,有的精液也不能滿足項目的要求。第三是基層技術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部分供精站點技術人員對種豬常溫精液國家標準全然不知,或雖知道,但對其具體要求不了解,生產過程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結果就導致“以訛傳訛”,降低了項目實施的效果。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從這些方面入手逐一擊破。“加強項目管理是首要的,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重點從種豬來源和質量鑒定、精液質量監督等環節加強項目監督和管理。”張梅說,其次是“加大種公豬站和人工授精網點的建設支持力度,提高種豬質量,保證供給精液的質量,進一步提高項目覆蓋面。最后還是要加強人工授精技術的培訓,確保補貼項目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