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價為何節節攀升?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最近豬肉又開始漲價了,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從10月下旬開始,豬肉批發價格連續八周小幅上漲,大中城市精瘦肉已經賣到每斤13.13元,再度逼近8月份的歷史最高價,豬肉出在豬身上,那么,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市場高價位的帶動下,現在農村養豬戶養豬的積極性到底有多高?
我們記者在四川做了一番調查發現,豬肉價格已經持續上漲了半年之后,養豬戶見到記者,還是一肚子苦水。
養豬戶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小豬的價格在飛漲,喂豬的飼料和玉米價格也和豬肉價格在同步上漲,因此,養豬的人越來越少。
養豬戶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細賬,如果買一頭約35公斤重的仔豬,將要花去840元;如果喂養到100天,最少要吃掉100公斤玉米和100公斤飼料,總共要花去440元;除去圈舍維修和人工費用不算,再加上催長素、醫藥檢疫費等200元,那么,花3個多月時間養肥一頭100公斤重的豬,其總成本大約需要1480元。而在最近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每斤生豬的收購價也不過是7.5元一斤,100公斤的豬最多能賣1500元。這已經算是比較理想的算法了,因為這期間不排除生豬價格下跌,以及生病死豬的可能。
記者在四川農村采訪時發現,雖然最近國家出臺了母豬補貼、生豬保險扶持等多項政策,但農民的養豬積極性仍然不是太高,記者在眉山養豬戶家里看到,前后院一共能養七八十頭豬的圈舍,如今已是堆滿了稻草等雜物,豬圈里僅有的一頭母豬和一頭商品豬,也是準備過年時自己宰來吃的。
四川一些地方的養豬戶告訴記者,現在還是不愿意養豬,除了因為小仔豬價格過高,飼料成本居高不下,還因為他們要承擔豬藍耳病疫情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特別是今年6月份,豬藍耳病疫情達到高峰的時候,不少養豬戶幾年的心血都付之東流。
到了今年五月份,生豬價格持續走高,一直在苦苦尋找翻身機會的養豬戶,似乎終于看到了一絲希望,然而,讓養豬戶怎么也沒想到,就在今年六月份,突然而至的“豬藍耳病”疫情將養豬戶的夢想徹底打破了。
事實上,在四川三臺縣,還有很多養豬戶都因為疫情損失慘重,一些人甚至不得不放棄養豬,外出打工去了,而當地一些販運生豬的生意人也告訴記者,現在豬少了,他們的生意也是越來越難做了。
在四川三臺縣已經做了七八年的生豬販賣生意的尹彬告訴記者,雖然今年肉價漲得很高,但這生意卻并不好做。尹彬介紹說,現在不僅豬肉不好賣,就連去鄉下收購生豬也成了一個讓他頭疼的問題。就在去年生豬價格最低迷的時候,他們到鄉下一天也能收到二十幾頭豬,而現在跑一趟能收到兩三頭豬就算不錯了,在他們當地,現在養豬的是越來越少,雖然現在生豬收購價格一直很高,但許多養豬戶依然不愿養豬補欄。
豬肉價格一路攀升的時候,四川農村一些地方的養豬戶日子并不好過,農業部在十一月上旬公布的全國畜產品價格顯示,四川、重慶和江西等生豬主產區生豬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全國生豬供應總體仍然偏緊,豬肉價格依然存在上漲壓力,如何增強養豬戶的信心,幫助他們消除后顧之憂?這是現在擺在各級政府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
最近幾年來,疫病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畜牧業共同面對的一道難題,繼歐美瘋牛病和亞洲禽流感之后,四川又爆發了“豬鏈球菌”疫情,當許多養豬戶還未從疫情中喘過氣來,接著又是“豬藍耳病”,從南至北肆掠蔓延。
李長友:“今年以來整個發生的面還是比較廣的,但是最近,尤其11月份以來,到目前為止,這個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李長友介紹說,在發生“豬藍耳病”疫情以后,國家就采取了一系列綜合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一方面強化生豬防疫,另一方面對病死豬采取嚴格的處置措施,所有病豬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以及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對病死豬必須進行無害化深埋處理。
李長友:“國家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就是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疫苗是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就是老百姓免疫的時候不拿疫苗經費,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措施。”
針對今年豬藍耳病疫情防控的形勢,國家不僅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鼓勵養豬戶的優惠政策,同時還積極地探索和建立了一種保障生豬供應的長效機制。
李長友介紹說,國家在豬藍耳病疫情發生之后,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動物防疫體系的建設,隨著現在全國獸醫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地方防疫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一個全新快捷、科學有效的防疫體系也在逐漸形成。其中今年,項目資金就達到8億8,這個資金量投入是比較大的,現在地市一級的,和縣一級的正在推進,鄉鎮一級的也正在逐步的進行,同時對村一級的動物防疫員隊伍的建設,也正在加強。
不僅如此,國家同時也在加強生豬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工作,就在前幾天,農業部也剛剛成立了全國動物衛生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這標志著全國動物衛生風險評估工作已經正式展開。這個體系建成以后,能夠最早地發現疫情,最快地把疫情撲滅,防止疫情擴大蔓延,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
李長友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全國豬藍耳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當前生豬生產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方面,我國豬肉消費需求量的不斷增長,以及以鮮肉消費為主的特殊消費方式,給我國生豬生產供應帶來極大挑戰;另一方面,今年“豬藍耳病”病源污染面積比較大,污染程度比較嚴重,現在養豬戶補欄購買的小豬,由于在不同區域的頻繁販運,這也會帶來潛在的疫情風險。
農業部門對可能存在的疫情風險正嚴陣以待,然而,對那些經歷過疫情的養豬戶來說,正在建設中的市場預警機制和防疫體系,還不能馬上讓他們打消養豬的顧慮,對此,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讓養豬戶能夠放心養豬,也正在積極地探索一些好的路子。
成都邛崍市金利豬業合作社,是由當地政府與合作社、養豬戶共同出資成立的專業組織。在邛崍當地,凡是與合作社簽訂了養豬合同的養豬戶,除了能享受國家出臺的種種優惠政策外,他們還能享受到合作社的風險基金補償,以及年終分紅和飼養技術等一系列優厚待遇。
除了在生豬死亡保險機制方面的探索之外,成都市政府還為推進生豬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也在大刀闊斧的推進,從今年9月份開始,成都市已經在312個扶貧村和生豬發展區,新建了1000個存欄在5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和養殖小區,這將使成都全年生豬出欄量增加150萬到200萬頭。
而在四川資陽市,地方政府也通過實行“六方合作”機制,積極地引導農民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豬,所謂“六方合作”,就是資陽市的銀行、擔保公司、飼料廠、種豬廠、肉食品加工廠和養豬戶建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首先由銀行貸款給飼料廠和種豬廠,接著由擔保公司實施資金擔保,養豬戶不用花錢,從仔豬場和飼料廠賒來小豬和飼料,仔豬喂大后,由食品加工廠上門收購,扣除飼料費和仔豬費,農民養一頭豬可以獲利300-500元左右。
半小時觀察:吃肉不應忘了養豬人
豬肉價格上漲本來給養豬戶帶來了增收的希望,然而一場生豬疫情幾乎摧毀了他們的信心。由于缺乏動物疫情補償機制,很多養豬戶現在采取的只是觀望,而不是投入到生產當中。這直接導致的惡性反應是豬肉價格繼續上漲。
人人都說“養豬難”,但是四川邛崍市的豬業合作社,以及資陽的“六方合作”模式卻提供了一種使養豬不再難的思路。這種思路體現的不僅僅是如何解決養豬難,更是告訴我們該把農民兄弟擺在什么位置。只要我們的政府部門服務到位,只要真正做到情系農民,養豬其實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