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等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各地都建設了一批豬人工授精站點,對促進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養豬生產中,科學應用豬人工授精技術,可大大提高良種公豬的利用率,加速豬種改良;減少公豬飼養量,節省公豬的飼養費用,降低生產成本;解決公、母豬體格大小懸殊、配種困難的矛盾;可以遠距離給母豬輸精;同時對防止公母豬疫病的相互傳播也具有積極的效果。然而,人工授精技術推廣應用的實際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種公豬的遺傳性能、健康狀況和精液品質。
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授精只是改進種豬配種、提高公豬利用效率的一項技術措施。正是由于人工授精技術大大提高了公豬的配種數量,所以公豬的性能和種用價值才顯得尤為重要。人工授精技術用得好,會有效加速豬群遺傳改良,提高豬群生產性能;用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比如,一頭性能和種用價值低劣的種公豬如果用于開展人工授精而在生產中大面積使用,不僅起不到遺傳改良的作用,反而會加速有害或不良基因在豬群中的擴散,加劇面上豬群生產性能的降低。如果種公豬精液中攜帶有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還會造成疫病的傳播,危害養豬生產的安全。
因此,為了保證人工授精取得應有的效果,在人工授精站點的建設與運行中,有必要對如下工作給予應有的重視:
一是要選好公豬。人工授精站點的公豬,其體型外貌(品種特征、生殖器官、外形是否有缺陷、肢蹄結實度等)要符合種豬要求;所用公豬的品種、來源、系譜(至少3代)、性能(可以是個體、同胞或后裔)、健康狀況要清楚;一個站點公豬數量不宜太少(具體數量依實際而定)。種公豬應從規范的種豬場引進(建議無個體編號者不引,不能提供清晰系譜記錄者不引,無嚴格防疫制度者不引,健康狀況可疑者不引);如果可能,引進的公豬最好具有本身或其親屬(如父母等祖先、同胞)的性能測定及(或)遺傳評定結果。同一站點更換公豬最好不要重復從同一種豬場引進,即使從同場引進,也應引與前不同的血統。
二是要做好公豬精液品質、健康狀況和配種效果的監測。嚴格開展精液品質檢測,對精液品質低劣的公豬要堅決予以淘汰;定期分析公豬采精量、精液品質等數據,掌握公豬采精能力和精液品質的動態變化;定期開展公豬精液帶毒、帶菌情況監測,防止因人工授精造成疾病擴散;開展必要的跟蹤調查,適時掌握本站點不同公豬與配母豬的受胎率、產仔數(含異常情況)、仔豬生長情況等,為公豬更新、精液配發提供必要依據。
三是科學合理使用種公豬。做好公豬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科學采精,保證公豬健康及采精能力;據實做好精液發放記錄(按公豬、分片區),同一公豬的精液不要在同一片區長期重復使用,以免造成面上豬群的近交,產生近交衰退,降低豬群的生產性能。
四是做好母豬養殖戶的指導和培訓。在開展人工授精的過程中,要適時對母豬養殖戶開展必要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指導農戶科學選留母豬,對那些血緣不清的雜血母豬,要引導農戶逐漸予以淘汰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