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增生性腸炎是由一種厭氧菌—細胞內勞森氏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常發生于6-20周齡的生長育成豬,也發生于母豬,被感染的豬群死亡率雖然不高,僅有5%-10%,但由于患豬對飼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豬下降17%-40%),生長遲緩,被迫淘汰率升高,豬舍占用時間延長,給養豬業帶來的經濟損失還是嚴重的。
1病原
PPE的病原為細胞內勞森菌,格蘭氏陰性桿菌,主要在豬回腸上皮細胞內的細胞質中繁殖。很多豬在感染活躍期會排放出大量細菌,在接種后1-3周的糞便中可檢出大量細菌,感染豬可持續排菌4-10周。病菌一旦被排放在環境中,能夠長時間存活于豬只糞便中,從而造成豬場持續性感染。細胞內勞森菌對一般的消毒劑有抵抗力,但對季銨鹽和含碘消毒劑敏感。
2流行病學
本病無嚴格的季節性。病豬及病原的攜帶者是主要傳染源,工人的服裝、靴子、器械、老鼠均可攜帶細菌而成為傳播媒介;核心群的公母豬是潛在的傳染源,并能引起急性傳染病的爆發,6-20周齡的斷奶后仔豬,慢性型多見,4-12月齡青年豬多發生急性出血型。各種應激反應如轉群、混群、晝夜溫差過大、濕度過大、密度過高、頻繁引種、頻繁接種疫苗、突然更換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等;豬群內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PCV-2、PRRSV);飼喂發霉飼料等可誘發該病。
3臨床癥狀
臨床癥狀有急性型與慢性型之分。患豬中,急性型占的比例小,慢性型占的比例大。不管是急性型還是慢性型,如無繼發感染,體溫一般都正常。急性型的患豬,主要表現為突然嚴重腹瀉,排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不久虛脫死亡,也有的僅表現皮膚蒼白,未發現糞便異常而在掙扎中死亡,有時會發生發病豬被同欄豬群攻咬致死。慢性型的患豬,臨床表現輕微,表現同一欄豬不時出現幾頭腹瀉,間歇性下痢,糞便呈糊狀或不成形,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厭食,對食物好奇,但往往吃幾口就走;精神萎糜,弓背彎腰,皮膚蒼白,消瘦,生長不良,甚至生長停止或下降;病程15~25d,有的形成僵豬,有的在衰竭中死亡。
4病理剖析
本病剖檢特征是小腸及回腸粘膜增厚、出血或壞死等,粘膜增生表現出增生性花紋或分枝狀皺褶,嚴重時似腦回狀;漿膜下和腸系膜常見水腫。增生壞死性腸段表現有鼓氣或炎性分泌物和積水現象,腸段較薄,壞死性腸炎的病變部還可見凝固性壞死。出血性腸病的病變類似于增生性腸病,但很少波及大腸,主要在小腸末端,表現為小腸壁局部增厚,腸腔內有血液;結腸內積有含血的糞便。
病理組織學變化為腸腺上皮細胞顯著增生,未成熟的腸腺上皮細胞畸形排列,代替了正常的粘膜結構。
5診斷
該病一般根據流行情況,臨床特征(腹瀉、糞便稀軟、不成形、血便),特征性病變(小腸及結腸黏膜增厚,壞死或出血)即可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取腸黏膜涂片,用姬姆薩液染色,顯微鏡檢查,觀察到細胞內勞森菌的,就可確診)。在臨床上應注意與密螺旋體病(豬痢疾)的區別,豬痢疾除有下痢混有血液外,尚有黏液和壞死物;剖析時可見病變集中于大腸;死亡率高,嚴重感染豬,如不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可能死亡。
6防治措施
6.1加強飼養管理
采用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時間)和嚴格的消毒措施,碘或季銨鹽類消毒劑是最有效的;減少轉群、運輸、溫度、濕度、密度及更換飼料等方面的應激;實行引種4周隔離制度,在隔離期內每月添加敏感的抗菌素7-10d。
6.2免疫接種
口服接種無毒活疫苗或肌肉注射滅活疫苗。口服活菌苗時要求接種前后7d不能使用抗生素。
6.3藥物防治
增生性腸炎的敏感藥物有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金霉素、林可霉素、泰樂菌素、泰妙菌素等。
6.4防治方案
每噸飼料中添加:(1)恩諾沙星500g+病必靈500g;(2)呼暢300g+80%泰樂菌素200g;(3)恩諾沙星500g+15%金霉素2000g。
每月連用7-10d,治療量加倍,同時可肌注呼泰或泰鏈或呼諾佳0.1mL/kg。
6.5用藥時機
當豬場流行回腸炎時,最適當時機是感染后立刻用藥,這樣可以通過自然感染的機會發展自體免疫。使用血液及糞便檢測可精確檢出豬只抗體水平或排毒時間,從而找出最適當的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時機。這樣,既可以降低或限制感染豬臨床癥狀的發生,而且能自然發展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6.6嚴格消毒
使用安泰1∶400稀釋噴灑豬舍及周圍環境,有條件的豬場可在豬舍門口放置兩個腳浴盆,第一盆用銨醛1∶150稀釋,第二盆安泰1∶400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