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期母豬除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體組織沉積外,還要哺育仔豬,對營養需求很高,營養攝入不足會直接導致母豬體組織透支和泌乳量下降,進而影響母豬后續繁殖性能和乳仔豬生長發育。因此,泌乳期母豬營養值得高度重視,其基本策略除了提高母豬的泌乳性能外,還需要防止母豬失重過多,確保母豬斷奶后能盡快返情。
筆者認為至少應從以下3方面來考慮泌乳母豬營養策略問題。
1保證足夠的采食量母豬營養攝入的多少取決于采食量和飼糧營養濃度。成本分析表明,在營養總攝入量不變的情況下,高采食量低營養濃度要比低采食量高營養濃度更為經濟,提示提高采食量的重要意義。實際生產中,按目前泌乳母豬飼糧營養濃度來估算,泌乳母豬維持自身機體代謝和產奶所需的飼料量應在7kg左右,而實際平均采食量僅5.5-6.0kg,即泌乳母豬采食飼糧的量滿足不了其自身維持和產奶的營養需要。因此,不管從經濟角度還是確保母豬高產穩產角度,均應盡可能提高母豬泌乳期采食量。具體來講,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保證采食量:1)供給充足且清潔的飲水來促進采食;2)盡量保證飼糧的新鮮度與適口性;3)分娩后最初l周內應逐漸增加采食量直至自由采食;4)采用濕拌料飼喂;5)使用顆粒料的效果會優于粉料;6)妊娠期一定不要過度飼喂,同時飼糧中應含有高水平的纖維,以增加腸道的容量;7)做好產房溫度和濕度控制;8)適當增加飼喂次數。
2保證適宜的營養濃度泌乳母豬對養分的需求取決于母豬的體重和體重變化、仔豬預期窩增重,同時還受環境溫度影響。在進行母豬飼糧營養水平設置時,通常先設定預期采食量,再結合預期總營養攝入量,對營養水平進行合理設置。2.1能量在最適溫度范圍內,母豬對能量的需要量可依據有關公式進行換算,如母豬維持的能量需要為462kJ DE/kgBW0.75,母豬產奶的能量需要為8.4 MJ DE/kg產奶量,產奶量相當于仔豬窩增重的4倍,即根據母豬體重和預期仔豬窩增重可以估算出能量需要量。由于母豬在泌乳期對能量需求很高,通常表現為能量供求的負平衡,能量攝入很難滿足其維持和產奶的需要,這種能量需要的相對缺乏在整個泌乳期都存在,母豬通常會動用體內的脂肪儲備來彌補能量的不足。因此,在進行營養水平設置時,應考慮母豬自身體重損失所提供的能量。此外,氣溫也會影響母豬的能量需要量,但基于新生仔豬保溫的需要,產房溫度一般不會太低,除夏季高溫外,都會在母豬較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根據NRC(1998)提供的數據,從20℃開始每降低1℃,母豬每日將額外從日糧中攝取DE 1346.6kJ,每升高1℃,母豬每日將減少DE 1346.6kJ攝入,據此可根據產房溫度大致估算出溫度調節所需的能量。母豬怕熱,高溫季節由于脂肪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體增熱較少,通常添加脂肪來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彌補因熱應激而導致的采食量下降。由于泌乳母豬具有把飼糧中脂肪直接變為乳脂的能力,母乳中短鏈脂肪酸容易被仔豬吸收,所以添加油脂時需注意脂肪酸的構成,少用飽和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比例過高的油脂。2.2蛋白質和氨基酸泌乳母豬飼糧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是影響其繁殖性能的關鍵因素,在一定范圍內,飼糧中的粗蛋白質水平與母豬產乳量、乳脂、乳中固形物含量存在正相關。在充分考慮蛋白質水平的同時,氨基酸的平衡性及來源也非常重要。除了豆粕外,好的蛋白質來源還有膨化大豆、魚粉和發酵豆粕等。此外,熱應激狀態下豬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但是粗蛋白質過高又會增加母豬體增熱,使母豬感覺更熱。所以,天氣炎熱時給泌乳母豬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并補充必需氨基酸,才能有效滿足其需要。2.3礦物質和維生素礦物質和維生素對于維持母豬機體正常代謝必不可少,應均衡足量供應。此外,母豬泌乳期間,會丟失大量的鐵,添加有機鐵,不但能有效緩解缺鐵狀態,而且由于提高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從而提高體內新陳代謝的速率,改善飼料利用率,并對下一胎的繁殖性能產生良好的影響;母豬乳中鉀離子為含量最高的離子,母豬分娩后開始泌乳,大量的鉀離子會隨著乳汁流失,常溫條件下不需補充鉀,但在熱應激時機體內的鉀和碳酸鹽排出量增加,氯和鈉的排出減少,有必要在飼糧中補充鉀以緩解應激;在熱應激情況下,母豬對VC和VE的需要量增加,可通過飼糧補充VC和VE。2.4其他母豬在最適溫度范圍內,其營養攝入量與泌乳性能呈正相關,此時可以適當提高飼糧營養濃度來增加母豬泌乳量。母豬處于熱應激時,機體合成能力下降,此時再增加飼糧營養濃度無益于泌乳性能的進一步提高,保持適宜營養水平即可。
3合理選用功能性添加劑酶制劑、益生素、酸化劑、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添加劑均有利于改善腸道健康,提高母豬對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效率,使用得當將是提高泌乳母豬營養利用效率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