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清晨,江夏魯湖煙波浩渺。就在這武漢境內第三大湖的岸邊,一座近300畝的家庭農場生機盎然。袁以洲是農場的主人,每天7點他都會召集農場的工人開會,布置一天的工作。“我主要養殖鱖魚,這可是一個技術活,不盯緊了可是會血本無歸的。”15年前,他是遠近聞名的糧油商,如今在這片鄉土上,他夢想把鱖魚產值發展到百萬元。
養鱖魚之初
10萬元打了水漂
1998年,袁以洲結束了自己的糧油生意。當時做糧油的人越來越多,利潤下滑很快。回到金口街白衣庵村,袁以洲并沒有閑著,看著因為村民外出打工而逐漸增多的荒地,他動起了務農的腦筋。
村子緊挨著魯湖,袁以洲一邊在魚塘里養魚,一邊耕種農作物。開始主要養殖四大家魚,雖然產量可觀,但利潤不高。2004年,袁以洲改養價格較高的鱖魚。由于沒有經驗和技術,魚苗存活率低,產量上不去,2006年一次翻塘,更讓他近10萬元投入血本無歸。
赴廣東取經
年產值接近50萬元
就在2006年那次翻塘之后,袁以洲不僅沒有退縮,反而越挫越勇,孤身一人跑到廣東學習鱖魚養殖技術,而且連續去了3次。袁以洲告訴記者,鱖魚有“三高”:成本高、風險高、利潤高。“鱖魚投入產出比能達到1:2,但本身很嬌貴,過去那種不管不問的放養根本行不通。”從廣東學成歸來,袁以洲的鱖魚產業立馬進入了快車道。
技術,讓袁以洲打開了鱖魚飼養的致富之門,現在他的鱖魚魚苗成活率從30%提高到90%,畝產從300多斤提高到近1000斤,年產值接近50萬元。“下一步,我要把所有的魚塘都硬化處理,再完善一下養護環節,畝產量還能進一步提高。產值達到100萬元也不是夢。”
個頭一般大
鱖魚游進專賣店
看到鱖魚在圍欄里活蹦亂跳。記者問他,“你養的鱖魚在武漢哪里能買到啊?”袁以洲笑著說:“一般的菜場可買不到,要到專賣店去才有。”
袁以洲介紹,鱖魚一般按大中小來區分品相,1斤為小,1.5斤為中,2.5斤為大,符合相應重量標準的鱖魚稱作“標鱖”。老袁說:“我的鱖魚,吃的餌料魚都是一般大小,所以長勢也很整齊,到了8、9月份,基本都達到1.5斤重左右,都被專營鱖魚的大型專賣行收購。華南海鮮、起義門等多家大型水產市場的專賣行都有我的鱖魚。”
如今老袁的鱖魚生意越做越紅火,他計劃未來兩年擴大養殖規模。而在他的帶動下,村里許多人也開始加入到他的農場里,或者合作搞養殖。
專家點評
標準化養殖鎖定市場
武漢市農業學校校長 羅志軍
鱖魚又被叫做“桂魚”,肉美味佳,頗受人們喜愛。與“四大家魚”相比,鱖魚屬于養殖成本高、風險高、利潤高的“三高”農產品。袁以洲養殖鱖魚有兩條經驗可借鑒:一個是肯下工夫鉆研養殖技術,另一個是專養1.5斤左右的標準鱖魚,鎖定了市場。
鱖魚的利潤是“四大家魚”3到5倍。高利潤伴隨的是高風險,鱖魚養殖對水溫、水質、餌料的要求比較高。例如,投苗最好選在氣溫15℃以上的晴天,雨天魚塘易缺氧;遇到極端高溫天氣時,需要徹夜蹲守魚塘,否則極易翻塘等等。如果決定養殖鱖魚,一定要先學習相關技術,“磨刀不誤砍柴工”。
另外,標準化養殖也是打開銷路的一個好方法。許多農戶養魚是粗養,一塘魚里個頭有大有小,質量有好有壞,壞魚淹沒了好魚的價值。如果采取標準化養殖,更容易鎖定客戶,形成個人的品牌效應,將產品打入超市、專賣店等,擴大利潤的同時也穩定了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