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如何引導養殖戶規避病毒病
早在2005年農業部頒布的第560號公告中明確指出金剛烷胺類等人用抗病毒藥移植獸用,缺乏科學規范、安全有效實驗數據,用于動物病毒性疫病不但給動物疫病控制帶來不良后果,而且影響國家動物疫病防控政策的實施。2012年年底農業部再次作出部署,制定八項措施進一步強化獸藥殘留監控工作,要求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充分做好當前獸藥殘留監管工作,這一部署的出臺使畜牧相關行業的神經再一次繃緊。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等抗病毒化藥的使用,主要是因為病毒性疾病在畜禽發病率中占到了80%以上,為了控制病情的發展不得不使用抗病毒化藥。然而抗病毒化藥的大量使用并沒有有效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傳播,反而是愈演愈烈。如今抗病毒化藥全面禁用,如何防控病毒性疾病的發生成為畜牧人所關注的重要話題。那么作為經銷商的您又能為養殖者做些什么呢?
自我“蛻”變
對于經銷商而言需要一次質的飛躍,從內心徹底改變自我,擺脫慣性思維的纏繞,甩掉根深蒂固的模式,接收全新的養殖觀念。打破依賴藥物防控的理念,將“養—健—防—治”融會貫通,以減少疾病為原則,引導養殖戶進一步開展養殖工作。
改變用藥習慣
在以往防控疾病過程中,人們大都依賴抗生素和抗病毒化藥的使用,往往忽略了藥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增加了畜禽的肝腎負擔。鑒于此種情況不妨換用生物制劑和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如胸腺肽、枯草芽孢桿菌等,這兩類藥物與免疫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微生態制劑則能夠改善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力減少疾病的感染。作為經銷商而言,不僅要自身改變用藥習慣也要引導技術人員改變以往的用藥習慣,并將這一觀念傳播給養殖者讓其接收。
引導養殖戶加強養殖環境的保護
養殖環境的好壞是養殖的成功決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在大部分養殖戶中對保護環境上認識尚有誤區,仍有部分認為很多疾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即使小環境搞好了,也難以避免疾病的感染。正是如此為病毒的生存與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引導養殖戶保護環境又成為經銷商一項艱巨的任務,同時也是一種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
總之作為經銷商,不論是技術型還是營銷型,在為養殖戶提供疾病防控措施時不能再依賴于藥物,更多的是改變養殖者的觀念,加強保護環境的認識,提升養殖技術水平,以增強機體自身抗病力為原則,減少疾病的發生為主導,帶領養殖者有效的規避病毒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