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紅、黃、白痢是養(yǎng)豬生產中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它不僅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直接的死豬損失和巨額的藥費開支,還間接地影響到病愈豬的生長發(fā)育,成為養(yǎng)豬業(yè)經濟好壞的重要制約因素。根據(jù)我們在工作中的實踐與摸索,積累了這么一點經驗,愿與讀者共同探討。
1 發(fā)病原因
近幾年來該病發(fā)生率比較高,死亡率達15%左右,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環(huán)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這一情況約占35%。主要是出生1周齡內的仔豬,特別是易感仔豬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豬乳頭時,病原微生物便進入了仔豬的消化道,由于仔豬消化道未發(fā)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機能很低,缺乏游離鹽酸,難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為有害物質,再加上細菌毒素刺激腸道粘膜,引起腸道卡他性炎癥,腸道內容物發(fā)酵與腐敗后產生大量氣體,又增加了對腸道的刺激,使腸蠕動加劇,造成吸收功能障礙,引發(fā)此病。
1.2 仔豬受環(huán)境應激,約占20%,主要發(fā)生在仔豬10~30日齡時,氣候多變陰雨天持續(xù)時間長的情況下,特別是入秋以后,氣候寒冷,地面太涼而又沒加墊草,使仔豬抵抗力下降,這時可引發(fā)仔豬白痢。此時主要是母乳內轉移性抗體逐漸減少,應激因素的存在,導致仔豬抵抗力下降,數(shù)種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致使仔豬發(fā)生局部腸道炎癥而發(fā)生下痢。病豬排出灰白色或灰黃色漿狀糞便,嚴重的呈糊狀且?guī)в行瘸粑叮眢w迅速消瘦,其死亡率的低與環(huán)境條件、有無并發(fā)感染等因素有關。如果仔豬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是導致死亡、發(fā)育不良、生長受阻而形成僵豬。
1.3 哺乳母豬患病,約占30%。哺乳母豬患病后,往往引起體溫升高,造成生理代謝紊亂,引起乳汁變性,致使仔豬消化不良,早發(fā)性大腸桿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導致病豬全腸道發(fā)生卡他性炎癥病變而出現(xiàn)黃痢。黃痢發(fā)生后,一是可使膽汁吸收不良;二是腸道內細菌繁殖產生的內毒素向血液中移動,引起變態(tài)反應。胃門平滑肌變態(tài)收縮時,出現(xiàn)仔豬吮乳后嘔吐。空腸分泌大量粘液,造成仔豬高滲性脫水,該病以產后一周內發(fā)病最多,嚴重時死亡率高達70%以上。
1.4 飼養(yǎng)管理不當,約占15%。其一是哺乳母豬突然換料。在生產中,往往由于母豬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變飼料配方,加大飼料中能量的比例。當飼料中能量飼料如玉米添加量超過60%時,仔豬很快便會出現(xiàn)黃、白痢癥狀,這是因為突然飼喂高能量飼料形成的乳汁過于濃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豬的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很差,打亂了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平衡,導致仔豬下痢。其二是飼料中油脂含量過高,飼料霉變,青料或輕瀉飼料比例加大。飼料中米糠、油餅、魚粉等比例過高,仔豬的消化機能不全,采食后無法消化而下痢;霉變飼料本身含有大量毒素,可導致仔豬消化機能紊亂而下痢;喂給青飼料過多,或輕瀉飼料如麥類比例過大,易使仔豬難以完成吸收而下痢。其三是仔豬供水不足。仔豬開食后,往往食欲都很旺盛,如果此時供水不足,就會導致仔豬誤飲糞尿污水,感染細菌,發(fā)生下痢。
2 臨床癥狀
大便稀,紅痢為暗紅色,黃痢為淡黃色,白痢為灰白色。走進豬舍有一股腥味,發(fā)病初期吃乳、吃料減少,有輕微的脫水癥狀。發(fā)病后期,仔豬欲廢絕,易繼發(fā)感染,最后嚴重脫水而死亡。
剖檢:嚴重的腸炎癥狀,腸壁變薄、充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3 預防措施
3.1 搞好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首先注意母豬全價配合飼料的供應。母豬哺乳期間不隨意改變飼料配方或換料,禁用高能量飼料,防止喂發(fā)霉變質飼料。不用普通高能量配比的肉豬飼料喂哺乳母豬。在配合母豬飼料時,限定玉米等能量飼料的配比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8%。母豬產前7天開始減料,產仔當天不喂飼料,只喂少量加鹽麩皮水,產后逐漸加料,使母豬能夠均勻的分泌出性狀優(yōu)良,數(shù)量充足的乳汁,利于仔豬的消化吸收。其次保證了母豬哺乳期內基本健康無病,給母豬提供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增強母豬體質;及時清除糞便,保持圈舍清潔、干燥、衛(wèi)生。母豬產前將產圈打掃干凈,鋪上干燥褥草;臨產當天先把母豬乳房和胸腹部洗干凈,用0.01%高錳酸鉀液或0.1%新潔爾水消毒,并把每個乳頭的乳汁擠掉幾滴,再讓仔豬吃奶。然后每隔10~15天用消毒藥做1次消毒。
3.2 提高仔豬的抗病能力
在寒冷天氣,加強仔豬保溫措施,除增加墊草外,用保溫傘、保溫板、保溫箱或紅外線燈泡增溫,預防仔豬受涼下痢。同時做到仔豬一出生,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豬乳頭,每日2次,預防仔豬黃痢。并視情況對仔豬商服其他抗菌藥液,效果更佳。我們常用的菌類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及喹諾酮類藥物。為了防治仔豬腸道菌群失調,可在飼料中或飲水中加入0.5%促菌生或其他菌粉制劑,連續(xù)服用。注意用細菌制劑等就不再用抗生素,仔豬2日齡、10日齡用右旋糖甙鐵、牲血素、富鐵力的其中一種肌肉注射1mL:在仔豬3~5日齡補水時,在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供仔豬自由飲用,并保證飲水干凈、清潔。7日齡起給仔豬補料,及早鍛煉胃腸功能,促進器官發(fā)育,減少白痢發(fā)生。對斷奶仔豬在飼料中添加利高霉素、新肥素中的一種,每50kg飼料內添加100g,連續(xù)7天,可預防仔豬下痢。
3.3 加強預防免疫
一是母豬免疫。母豬產前一個月肌肉注射仔豬紅痢苗5mL,2周后再注射10mL,預防仔豬細痢。用K88、K99、K987三價滅活苗或K88、K99雙價基因工程苗在母豬產前15~20d免疫注射1次,預防仔豬黃白痢。二是仔豬免疫:(1)用細菌制劑喂仔豬。有調痢生(8501)、促菌生等在仔豬吃乳前喂服然后哺乳,預防黃白痢。(2)用紅痢血清注射。仔豬出生后有抗豬紅痢血清注射,3mL/kg,預防仔豬紅痢。
4 治療方法
仔豬下痢如果早期進行治療治愈率較高;如果治療太晚,仔豬會死于脫水和并發(fā)感染。臨床上我們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
在發(fā)病初期僅出現(xiàn)下痢, 尚有一定食欲與飲欲,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抗生素類藥物。1天2次,連用2~3d。在發(fā)病中期,仔豬除下痢外,食欲廢絕,身體明顯消瘦,有脫水癥狀。在注射抗菌藥物同時,進行口服補液,方法是:根據(jù)豬大小,用胃導管一次性投服藥液300~1000mL,藥物的配置以口服補液鹽為基礎,加入適量的抗菌藥物,或加止瀉散。配合一些葡萄糖和維生素等壯補藥。對極度衰竭的嚴重病豬,除上述方法外,要進行靜脈輸液,在輸入的葡萄糖鹽水中,加入適量抗生素、地塞米松2mL和10%維生素C2mL:為防止酸中毒,還可用3%~5%碳酸氫鈉。
此外,我們通常還采用以下方法:(1)用0.1%亞硒酸鈉1mL一次注射,防止仔豬下痢。(2)把新鮮馬齒莧用清水洗凈,再開水燙過,每頭小豬50~100g,可治仔豬頑固性下痢。(3)用1.0~1.5kg/mL乳酸環(huán)丙沙星或蒽諾沙星,每日2次,連用3日。(4)注意區(qū)別紅痢與血痢,一旦診斷有血痢存在,應進行藥物凈化,以血痢凈1g/kg拌料,連喂30天;不吃料的仔豬灌服0.5%痢菌凈深液0.25mL/kg,每日1次;每日用消毒藥對豬舍及環(huán)境消毒1次。
1 發(fā)病原因
近幾年來該病發(fā)生率比較高,死亡率達15%左右,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環(huán)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這一情況約占35%。主要是出生1周齡內的仔豬,特別是易感仔豬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豬乳頭時,病原微生物便進入了仔豬的消化道,由于仔豬消化道未發(fā)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機能很低,缺乏游離鹽酸,難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為有害物質,再加上細菌毒素刺激腸道粘膜,引起腸道卡他性炎癥,腸道內容物發(fā)酵與腐敗后產生大量氣體,又增加了對腸道的刺激,使腸蠕動加劇,造成吸收功能障礙,引發(fā)此病。
1.2 仔豬受環(huán)境應激,約占20%,主要發(fā)生在仔豬10~30日齡時,氣候多變陰雨天持續(xù)時間長的情況下,特別是入秋以后,氣候寒冷,地面太涼而又沒加墊草,使仔豬抵抗力下降,這時可引發(fā)仔豬白痢。此時主要是母乳內轉移性抗體逐漸減少,應激因素的存在,導致仔豬抵抗力下降,數(shù)種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致使仔豬發(fā)生局部腸道炎癥而發(fā)生下痢。病豬排出灰白色或灰黃色漿狀糞便,嚴重的呈糊狀且?guī)в行瘸粑叮眢w迅速消瘦,其死亡率的低與環(huán)境條件、有無并發(fā)感染等因素有關。如果仔豬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是導致死亡、發(fā)育不良、生長受阻而形成僵豬。
1.3 哺乳母豬患病,約占30%。哺乳母豬患病后,往往引起體溫升高,造成生理代謝紊亂,引起乳汁變性,致使仔豬消化不良,早發(fā)性大腸桿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導致病豬全腸道發(fā)生卡他性炎癥病變而出現(xiàn)黃痢。黃痢發(fā)生后,一是可使膽汁吸收不良;二是腸道內細菌繁殖產生的內毒素向血液中移動,引起變態(tài)反應。胃門平滑肌變態(tài)收縮時,出現(xiàn)仔豬吮乳后嘔吐。空腸分泌大量粘液,造成仔豬高滲性脫水,該病以產后一周內發(fā)病最多,嚴重時死亡率高達70%以上。
1.4 飼養(yǎng)管理不當,約占15%。其一是哺乳母豬突然換料。在生產中,往往由于母豬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變飼料配方,加大飼料中能量的比例。當飼料中能量飼料如玉米添加量超過60%時,仔豬很快便會出現(xiàn)黃、白痢癥狀,這是因為突然飼喂高能量飼料形成的乳汁過于濃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豬的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很差,打亂了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平衡,導致仔豬下痢。其二是飼料中油脂含量過高,飼料霉變,青料或輕瀉飼料比例加大。飼料中米糠、油餅、魚粉等比例過高,仔豬的消化機能不全,采食后無法消化而下痢;霉變飼料本身含有大量毒素,可導致仔豬消化機能紊亂而下痢;喂給青飼料過多,或輕瀉飼料如麥類比例過大,易使仔豬難以完成吸收而下痢。其三是仔豬供水不足。仔豬開食后,往往食欲都很旺盛,如果此時供水不足,就會導致仔豬誤飲糞尿污水,感染細菌,發(fā)生下痢。
2 臨床癥狀
大便稀,紅痢為暗紅色,黃痢為淡黃色,白痢為灰白色。走進豬舍有一股腥味,發(fā)病初期吃乳、吃料減少,有輕微的脫水癥狀。發(fā)病后期,仔豬欲廢絕,易繼發(fā)感染,最后嚴重脫水而死亡。
剖檢:嚴重的腸炎癥狀,腸壁變薄、充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3 預防措施
3.1 搞好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首先注意母豬全價配合飼料的供應。母豬哺乳期間不隨意改變飼料配方或換料,禁用高能量飼料,防止喂發(fā)霉變質飼料。不用普通高能量配比的肉豬飼料喂哺乳母豬。在配合母豬飼料時,限定玉米等能量飼料的配比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8%。母豬產前7天開始減料,產仔當天不喂飼料,只喂少量加鹽麩皮水,產后逐漸加料,使母豬能夠均勻的分泌出性狀優(yōu)良,數(shù)量充足的乳汁,利于仔豬的消化吸收。其次保證了母豬哺乳期內基本健康無病,給母豬提供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增強母豬體質;及時清除糞便,保持圈舍清潔、干燥、衛(wèi)生。母豬產前將產圈打掃干凈,鋪上干燥褥草;臨產當天先把母豬乳房和胸腹部洗干凈,用0.01%高錳酸鉀液或0.1%新潔爾水消毒,并把每個乳頭的乳汁擠掉幾滴,再讓仔豬吃奶。然后每隔10~15天用消毒藥做1次消毒。
3.2 提高仔豬的抗病能力
在寒冷天氣,加強仔豬保溫措施,除增加墊草外,用保溫傘、保溫板、保溫箱或紅外線燈泡增溫,預防仔豬受涼下痢。同時做到仔豬一出生,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豬乳頭,每日2次,預防仔豬黃痢。并視情況對仔豬商服其他抗菌藥液,效果更佳。我們常用的菌類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及喹諾酮類藥物。為了防治仔豬腸道菌群失調,可在飼料中或飲水中加入0.5%促菌生或其他菌粉制劑,連續(xù)服用。注意用細菌制劑等就不再用抗生素,仔豬2日齡、10日齡用右旋糖甙鐵、牲血素、富鐵力的其中一種肌肉注射1mL:在仔豬3~5日齡補水時,在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供仔豬自由飲用,并保證飲水干凈、清潔。7日齡起給仔豬補料,及早鍛煉胃腸功能,促進器官發(fā)育,減少白痢發(fā)生。對斷奶仔豬在飼料中添加利高霉素、新肥素中的一種,每50kg飼料內添加100g,連續(xù)7天,可預防仔豬下痢。
3.3 加強預防免疫
一是母豬免疫。母豬產前一個月肌肉注射仔豬紅痢苗5mL,2周后再注射10mL,預防仔豬細痢。用K88、K99、K987三價滅活苗或K88、K99雙價基因工程苗在母豬產前15~20d免疫注射1次,預防仔豬黃白痢。二是仔豬免疫:(1)用細菌制劑喂仔豬。有調痢生(8501)、促菌生等在仔豬吃乳前喂服然后哺乳,預防黃白痢。(2)用紅痢血清注射。仔豬出生后有抗豬紅痢血清注射,3mL/kg,預防仔豬紅痢。
4 治療方法
仔豬下痢如果早期進行治療治愈率較高;如果治療太晚,仔豬會死于脫水和并發(fā)感染。臨床上我們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
在發(fā)病初期僅出現(xiàn)下痢, 尚有一定食欲與飲欲,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抗生素類藥物。1天2次,連用2~3d。在發(fā)病中期,仔豬除下痢外,食欲廢絕,身體明顯消瘦,有脫水癥狀。在注射抗菌藥物同時,進行口服補液,方法是:根據(jù)豬大小,用胃導管一次性投服藥液300~1000mL,藥物的配置以口服補液鹽為基礎,加入適量的抗菌藥物,或加止瀉散。配合一些葡萄糖和維生素等壯補藥。對極度衰竭的嚴重病豬,除上述方法外,要進行靜脈輸液,在輸入的葡萄糖鹽水中,加入適量抗生素、地塞米松2mL和10%維生素C2mL:為防止酸中毒,還可用3%~5%碳酸氫鈉。
此外,我們通常還采用以下方法:(1)用0.1%亞硒酸鈉1mL一次注射,防止仔豬下痢。(2)把新鮮馬齒莧用清水洗凈,再開水燙過,每頭小豬50~100g,可治仔豬頑固性下痢。(3)用1.0~1.5kg/mL乳酸環(huán)丙沙星或蒽諾沙星,每日2次,連用3日。(4)注意區(qū)別紅痢與血痢,一旦診斷有血痢存在,應進行藥物凈化,以血痢凈1g/kg拌料,連喂30天;不吃料的仔豬灌服0.5%痢菌凈深液0.25mL/kg,每日1次;每日用消毒藥對豬舍及環(huán)境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