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育成期是成年雞體型的決定期,高產潛力的決定期。育成雞飼管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家禽體型指標符合品種標準、群體均勻度好、健康無病、適時開產的群體,即體成熟與性成熟同步。
一、育成雞的生理特點
1. 機體各種代謝機能由不健全或不完善到逐漸健全或者完善。
免疫機能
內分泌調節機能
雛雞的諸項缺陷到此變成正常。
2、生長發育特點
①育成前期: 雞的骨骼、肌骨、非生殖的內臟器官及系統生長速度較快。
②育成中期: 肌肉生長仍然很快,但骨骼生長速度明顯降下來
③育成后期
成年雞體型的決定期:雞骨架的生長至18-20W基本結束。高產潛力的決定期:雞大部分器官的生長基本結束;脂肪沉積能力逐漸增強;生殖系統的生長發育進入快階段:10W后,母雞卵巢上的濾泡開始積累營養物質;18W后性器官發育更為迅速,至將開產,卵巢重量由2g左右增至50g左右,增加25倍左右。
二、育成雞的飼養
1、合理進行日糧過渡
(1) 傳統的飼養法是0~6W喂雛雞日糧,7W后開始喂能量、蛋白水平均低于雛雞日糧的育成雞日糧: ME:11.91MJ/kg→11.70MJ/kg(即2.85→2.80)P:19.0%→15.5%)。這種飼養方案不考慮每個雞群的變異,這就可能對體重、脛長不足的雞群構成最大危害。傳統飼養法的弊端:大多數雞群6W體重往往難達標。若變日糧則終生產蛋性能不佳。即便是6W體重達標,如果繼續喂雛雞日糧到8~10W,無非是每只雞多消耗2枚左右蛋的成本,但實驗證明這種投資是利大于弊, 體重大的育成雞,特別是16W前體重大的雞高產性能好。16W前體重小,16W后“補償”增重的雞多是體格小而肥的雞,產蛋性能不佳。 雛雞日糧可延長至8~10W。因為此期主要還是長骨骼、肌肉、內臟器官。即增加體重之有效成份。脂肪增加較小。這種延長飼養法可將體重不足并具有潛在問題的雞群使其體重達標,其“補償”的生產效益十分顯著,可保證產蛋高峰期發揮最大的遺傳潛力。我國2004年飼養標準要求7~8W繼續采用雛雞日糧標準。此后應用育成雞標準。 9~18W:ME:11.70(2.8)MJ/kg,CP:15.5%。
(2)根據目標體重、脛長的上限更換日糧類型。例如:褐殼雞6W的標準體重440~500g;白殼蛋雞360~400g。
(3)以10W前體重、脛長同時達標、育成后期以體重達標為主來調整日糧。
(4)培育16~18W體重大的雞群有利于高產 。研究表明,給體重輕的雞組喂高營養日糧(CP:20%;ME:3000大卡(12.54MJ/kg),也不及體重大的雞喂低濃度日糧(CP:14%,ME:2600大K.10.87MJ/kg日糧)的產蛋性能好。
2、合理應用限制飼喂制度:限制飼喂——對體重超標的雞,在較短期限內,通過限制其進食日糧的數量或質量,以達到接近標準體重的目的,將這一飼喂技術稱之。
(1)限飼目的 ①核心是控制雞的生長,維持標準體重主要是對育成后期增重過快易形成的體型小而肥,脂肪積蓄過多的雞進行限制。為增加產蛋量奠定基礎。②抑制性成熟 限飼可使性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它控制了卵巢的發育,開產整齊,達50%產蛋率所需日數短。③節約飼料 比自由采食一般可節約10%左右。 ④減少產量期死亡率限飼有淘劣保優之作用,降低了產量期死亡率。⑤保證正常的體脂肪蓄積: 將大于4%體脂部分去除,有利于提高產蛋。⑥提高群體體重均勻度
(2)限飼的條件與方法 ①條件:體重超標雞降。一般在標準體重10%以上;嚴控限飼期限。一般在14W至開產前。在我國目前多采用蛋雞日糧能量水平普遍低于國外標準現狀下,一般不采用限飼或慎用限飼。②限飼方法一是限量法:比自由采食減少10%~20%;具體方法:每天定時采食,1W停1d或3d停1d,不停水,停喂越多,限飼力度越大。二是限質法:即降低日糧能量和蛋白質、氨基酸水平,適當增加粗纖維。 ③限飼中注意事項:嚴格執行限飼方案和限飼目標。一般較不限飼雞體重降低10%~20%;減少應激,僻開防疫等。食槽充足,保證每只雞有足夠采食槽位;嚴格監測體重,限飼期間不定期檢測群體體重變化。 挑選出殘病雞。
3、充足、清潔飲水
保證每只雞有足夠的飲水位(3cm)。
4、喂砂礫
有助于肌胃(砂囊)研磨飼料,每周每1000只雞2~3kg;砂礫規格:徑4~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