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參池換水條件不暢通。參池地勢高低不平,池內水深不一,進排水閘門懸在離池底40厘米以上,水交換時一直留有很深的“死水”。還有部分參池建在離海岸幾千米甚至萬米處,進排水使用同一個渠道,致使水質質量差,交換量小,進水處無過濾和沉淀池。
二是蝦池筑礁不合理。有的參池采用石礁,石塊小,間距與堆距都在5米~6米之間;有的參池采用編織袋裝泥,僅三袋搭成三角形,間距與堆距也在5米~6米;還有的采用瓦片搭成人字形,剛進水就被潮水沖垮,既不利于海參棲息與度夏,又不利于底棲硅藻的附著,阻礙了海參的正常生活與攝食。
三是清淤消毒不徹底,導致水質敗壞。有很多參池養殖多年很少清淤和消毒,使池底和礁石堆積了很深的海參糞便、淤泥和雜藻,尤其是池底的低溫藻類,經過冬、夏兩季后開始腐爛變質,從而滋生出細菌、霉菌等多種病菌,影響了海參的正常生長,最終導致海參瘦小體弱而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