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養鴨業的迅速發展,鴨病的流行動態日益受到人們關注。由于目前我國的養鴨仍是以“小規模、大群體”的養殖模式為主,加之地區間市場交易頻繁,使得鴨病的傳播與流行變得更容易。而病毒與細菌的變異和進化,使一些老病出現了新形式,新病、新血清型又不斷出現,給鴨病的診斷與防制帶來較大困難。現就近幾年我國鴨新發疫病做一綜述。
1 鴨盲腸腫大壞死癥(暫名)
近年來,在福建省某些山區放牧肉鴨出現了一種以盲腸腫大壞死為主要特征的新病。該病主要發生于番鴨和半番鴨,其他品種鴨未見發病;發病日齡18~20日齡;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季;發病率20%~50%,死亡率10%~50%,若治療不當死亡率更高,7~10d后死亡率逐漸降低。患鴨表現精神委靡、減食或拒食,腹瀉,排黃褐色或黃白色稀糞,泄殖腔周圍常粘有黃色稀糞。耐過鴨則表現生長發育遲緩。病理變化以兩側盲腸異常腫大,盲腸表面有點狀或斑狀壞死,腸內有黃褐色或黑褐色糊狀物內容物為特征。江斌等[1]通過檢驗在盲腸內檢出大量大小平均為1.768 nm×1.407 nm的吸蟲,通過對蟲體和蟲卵的鑒定,初步判定該病是由棘口目光口科球孔屬的一種新型球孔吸蟲引起的。
2 鴨新黃病毒病
從2010年4月開始,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產蛋鴨群發生了一種以產蛋下降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之后迅速蔓延至國內其他主要養鴨地區,如浙江、福建、兩廣地區、安徽、江蘇、江西、河南、山東、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鴨場。該病主要危害蛋鴨、肉種鴨(櫻桃谷鴨、北京鴨等)和野鴨種鴨,但雞和番鴨未見發病。發病急,發病率高,死亡率較低。病鴨臨床表現為高熱、食欲廢絕,產蛋量急劇減少,可在4~5d內從90%降至10%以下,甚至停產。部分病鴨腹瀉,糞便稀薄,拉綠色水樣便。雙腿癱瘓,向后伸展。特征性病理變化主要見于卵巢,表現為卵泡出血、變性和破裂;脾臟腫大明顯;肝臟有針尖狀白色點狀壞死。疾病的爆發和流行給蛋鴨和種鴨的養殖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經過病原分離和系統的實驗室診斷,確定本病為一種新的黃病毒感染[2],從基因組序列上分析目前流行的鴨黃病毒屬于黃病毒屬Ntaya病毒群中Tembusu病毒[3]。
3 鴨產蛋下降綜合征(暫定名)
2010年4月份至今,在福建、浙江、山東等地的產蛋鴨群發生一種以產蛋下降為特征的疾病。該病主要發生于產蛋高峰期鴨群,不同品系的鴨均可發生,不同品種鴨在發病率、死亡率及產蛋下降幅度方面存在一定差異。病鴨臨床表現拉黃綠色稀糞,共濟失調,流淚,產蛋量下降30%~90%不等,甚至停產,從發現產蛋下降到降至最低約需5~7d,維持7~10天后緩慢恢復,恢復期大約需要3-6周,但很難恢復到原有水平。蛋殼質量在整個發病期內變化均不明顯。部檢可見卵泡出血、萎縮、變形,輸卵管萎縮變細;心肌出現白色條紋狀壞死。胰腺出血、壞死。范根成等研究病原后初步認為可能是一種病毒[4]。傅光華等報道,從臨床表現產蛋下降、產蛋異常的180日齡種番鴨輸卵管粘膜中分離到1株病毒,經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鑒定為產蛋下降綜合征病毒,經PCR測序鑒定與GenBank上已發表的EDSV 100kD蛋白序列比對,同源性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