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原
目前已知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有2個血清型,即I型和Ⅱ型,可用中和vP2的單克隆抗體將它們區分開。兩型病毒的抗原相關性小于10%,因此,相互交叉保護作用低。血清1型病毒為雞源毒株,只對雞致病,是雞IBD的病原。交叉中和試驗和交叉保護試驗表明,血清I型病毒還可進一步分為不同的亞型,各亞型之間的抗原相關性約為10%~70%,即有明顯差異,因此是造成臨床上免疫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Ⅱ型毒株為火雞源毒株,一般對雞和火雞均無致病性。
二 流行特點
自然條件下,不同品種的雞均可發生本病,過去一直認為雞是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但最近研究表明,麻雀、鴨、鵝均可自然感染法氏囊病毒,成為病毒的攜帶者,高發曰齡在20~60天之間,特別是30日齡左右的雞群發病率最高,但是,近年來傳染性法氏囊炎發病日齡有增寬的趨勢,最早有3日齡發病的報道,最長可延長到180多日齡的產蛋雞。死亡率一般為20%~30%。當有繼發感染或合并感染時死亡率可超過40%。該病有明顯的死亡高峰(發病后3~4天)多數雞群發病后6~7天疫情趨于平穩。雞場一旦暴發該病,以后每批雛雞均可感染發病。
三 臨診癥狀
病初常見個別雞突然發病,精神不振,1天左右波及全群。病雞表現沉郁,厭食或不食,羽毛蓬松,翅下垂,閉目打盹,有些病雞自啄泄殖腔。很快出現腹瀉,排出白色稀糞或蛋清樣稀糞內,含細石灰渣樣物,干涸后呈石灰狀。肛門周圍羽毛污染嚴重。病雞畏寒、擠堆,嚴重者垂頭、伏地,嚴重脫水,極度虛弱。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或消失,后期體溫下降,常在發病后1~2天內死亡。整個雞群的死亡高峰在發病后3~5天,以后2~3天逐漸平息。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嚴重者可達60%以上。部分病雞可拖延2~3周,耐過后發育不良,消瘦、貧血,生長緩慢。
四 病理變化
病死雞脫水,皮下干燥,眼球下陷,胸肌和兩腿外側肌肉出血,呈涂刷狀。法氏囊腫大,發黃,漿膜下水腫或出血。囊腔粘膜出血,腔內有的充滿混濁的粘液或干酪樣滲出物。病愈后雞的法氏囊萎縮,變小甚至消失。腎臟腫大,蒼白,小葉灰白色,有尿酸鹽沉積。腺胃粘膜出血或腺胃乳頭環形出血,日齡過小或日齡較大的雞群發病時,病變較輕或不典型,肌肉出血不明顯。
五 鑒別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應與硒和Ⅶ缺乏癥和傳染性貧血區分開。
1硒和VE缺乏癥
雞發生硒和vE缺乏癥時,都會和傳染性法氏囊炎一樣出現肌肉出血,但缺硒和vE時無法氏囊的病變,只要飼料中及時補充硒和Ⅶ,病癥會迅速減輕或消失。
2雞傳染性貧血
雞傳染性貧血通常發生于1~3周齡的雛雞,發病雞只的胸腺和法氏囊萎縮,骨髓有黃染現象,翅膀或腹部會發生皮下出血。
六 實驗室診斷
該病的實驗室確診只有通過法氏囊的病理組織學觀察和病毒分離鑒定才能做出診斷。取發病雞只的法氏囊和脾,經研磨碾碎后制成懸液,接種到9~12日齡的sPF雞胚絨毛尿囊膜上,一段時間后雞胚死亡,可見到被接種的胚胎水腫、出血,最后用中和試驗來鑒定該病毒。同時,我們也可以取病死雞只的法氏囊,制作成懸液,經人工感染21~25日齡的易感雞,在感染后48~72小時后出現病癥,臨床剖檢發現法氏囊部位有特征性病變,最終確診該病。
七 防制
如果一旦雞場發生免疫失敗,呈爆發流行時,目前,最有效辦法還是采用高免卵黃抗體進行注射,但此治療辦法的副作用很大,還容易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所以,我們還是應該選用有效藥物對發病雞群進行控制,通常選用黃芪多糖粉1O0克兌100千克水和復方水楊酸鈉可溶性粉100克兌150千克水,每天自由飲用一次,連用三天。經過上述用藥治療,通常情況下三天后病情基本可以得到控制,雞群的采食量逐步恢復正常。
八 體會
該病主要侵害雛雞,有些病雞雖然經過治療,得到恢復,但多數病雞的法氏囊受到損害,發生免疫抑制,日后會影響到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嚴重的會造成免疫失敗。
許多臨床獸醫采取緊急注射高免卵黃抗體的辦法,但是該方法常會弓l起副作用,而且還需要對發病雞只挨個注射,注射用的針頭消毒不嚴的話,經常會傳播其他疾病。
控制本病選用的藥物黃芪多糖是一種植物藥劑,能夠誘導動物機體產生干擾素,干擾傳染性法氏囊炎毒在機體內的復制,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在臨床上使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