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野鴨的皮膚較薄,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皮膚無汗腺和皮脂腺,僅在尾綜骨背側有一對發達的卵圓形的尾脂腺,能分泌出一種脂肪樣物質,可保護羽毛,使羽毛光滑,并能防水。尾脂腺內還含有7-脫氫膽固醇,這種膽固醇經紫外線作用,能轉變成野鴨所需要的維生素D3。當涂在羽毛上時可被皮膚吸收。
綠頭野鴨的皮膚在趾間形成皮膚褶,稱為蹼。
羽毛是綠頭野鴨皮膚的重要衍生物,按其結構可將羽毛分為3 種。
( 1 )真羽:由羽軸和羽片組成。羽軸埋入皮膚的部分稱羽根,構成羽片部分稱羽干。從羽干向兩側分出平行的羽枝,羽枝上再分出羽小枝,羽小枝再分出帶有鉤狀突的羽纖枝。羽小枝通過羽纖枝上的鉤狀突,相互聯結而成片狀,稱為羽片。
( 2 )絨羽:有羽軸、羽枝、羽小枝,但羽小枝與分出的羽纖枝間相互不勾結,故不成羽片。
( 3 )發羽:無羽軸、羽片之分,形似頭發。
雄性綠頭野鴨在頸的上段具有翠綠色的羽毛,而雌鴨則無。羽毛的顏色主要取決于羽毛內的色素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