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份企業,其創業時期總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然而隨著企業成長,在管理上越來越規范時,制度上越來越健全時,其生命力卻一點點地被禁錮,企業的運營風格趨于平淡,面對市場的競爭越來越顯被動,面對運營的問題疲于應對、急于制訂表象的應對措施。甚至總能感受到團隊沒有激情、缺乏創新力的感慨!營銷觀念的發展經歷生產到市場再到關系,然而反思現今的“產品”,仍然深深烙印著生產觀念的影子。產品依舊是產品,服務單獨是服務,服務更多是迫于當下滿意度理念的產物!
現實數據分析揭露更多的是表象,簡化錯綜復雜的脈絡,對策更多針對的是表象問題的直觀獨立因素,管理提升總是陷入此消彼長的怪圈中。為滿意而滿意,為產品而服務,服務更多時候只不過是滿意管理的需求,產品的附庸!如果說客戶的需求還未上升到體驗感受的關注,或許類似此類模塊化、量化的分析不失為有效、針對性強的管理方法。然而競爭的激烈性、關系營銷的橫空出世,產品與服務的結合不再是簡單的加法,其附屬關系必將是顛覆!就如歷史的紅軍將游擊戰術上升到戰略層面而讓人驚訝!產品與服務的1+1是當下國內企業普遍成長經歷的模式,甚至到現在仍有很多企業還以模式運營著,只不過管理層面對的問題就如文章開頭描述的一樣,年年的計劃依據是數據指標的堆砌,經營策略依據是要求比往晚年做到更好,基層感受到的只是更多的壓力,整個公司都陷入到數據的追求中。
枯燥、無味的量化指標隱寓著方向是一條死胡同沖到底!或許當初的創業團隊自身也疲于陷入數據的海洋中,競爭的壓力讓自己無暇發現創業期的創新思維已淡然無存,激情丟失其實真正始于自己,而非團隊!沒有新鮮思維刺激的團隊,只不過是完成數據的機構而已!現實中你不得不面對競爭,想要競爭——是否依然思考輸入標準來應對競爭!產品雷同、方法雷同,最終的結果是大同,甚至最后連客戶的評價都是大同!什么是競爭力?——當你的工業化大同標準看上去很有效時卻無所適從去面對差異體驗建立的關系時,或許豁然開朗!當你的企業目標體系中仍是那幾項數據指標時,當你的團隊平穩有余,創新與激情不足時,或許真正到了企業發展的拐點,要么穩步下滑,要么急流勇退!突然發現創業期緊張面對挑戰、問題的能力不復存在!企業進入發展瓶頸,此時的企業急需突破固有模式——發展再創業,重塑活力!當下的產品不再僅僅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產品或對應的勞務。客戶不再僅僅只是需求的滿足,客戶需要參與、需要體驗。企業需要競爭中建立更穩固的合作關系,經營的核心不再是產品而是客戶!服務的目的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不僅滿意而且忠誠。
客戶體驗千差萬別,服務已成為客戶需求的大產品,而滿足客戶核心需求、差異小的產品已成為服務大產品的一部份而已!服務差異化,對服務創造的競爭需求將使企業進入發展再創業,引導企業以新的視角、新的思維開拓創新!服務創造并不意味著需要我們資源的高投放,而在于經營客戶的感受,改變傳統的認知思維與管理思維,將服務與產品融合,用服務提升價值。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差異化與不確定性更在于你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客戶才是我們真正的資產,我們必須學會以中醫的整體思維去考量、判斷客戶的感受!而非簡化錯綜復雜的脈絡,簡單制訂針對的表象問題的直觀獨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