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一年的絨山羊和綿羊養殖,一茬下來就賺了十多萬元。”近日,鏡鐵區文殊鎮河口村四組村民朱華高興地對記者說:“政府給我們貸款、幫我們擔保,讓我們養殖戶嘗到了標準化養殖的甜頭,讓我們搞養殖業的信心更足了。”
記者了解到,從2011年開始,文殊鎮大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加快畜牧養殖業從粗放型庭院模式向集約型標準化養殖模式轉變,使全鎮養殖小區建設走上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產業化發展之路,現在標準化養殖已成為文殊鎮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飯碗”。朱華是文殊鎮河口村四組農民,由于他們村地少,2011年以前,他和妻子希望靠種蔬菜發家致富,但賺不了多少錢。2011年,他抓住了政府支持新農村創業致富的機遇,利用優惠政策貸得了一筆資金,在市農林局和文殊鎮畜牧獸醫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與幾戶農民創立了嘉峪關市祁連絨山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搞起了絨山羊和綿羊養殖。這讓長期靠蔬菜種植發家的朱華萬萬沒有想到,第一年收入就達到了十多萬元。嘗到標準化養殖甜頭的朱華夫婦,并沒有滿足已有的發展規模,2012年,朱華在養殖小區原有的基礎上,又擴大了養殖規模,這一年,加上7萬多元的羊毛和10多萬元的羊,朱華一年的純收入將近20萬元。
目前,朱華的養殖小區共存欄絨山羊800只、綿羊100只。朱華告訴記者:“好政策作支撐,我們農民就有錢賺,說話就有底氣。”同樣,在文殊鎮塔灣村恒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豬專業戶肖學治也快速走上了致富路。記者在肖學治的養殖小區看到,整齊劃一的豬舍干凈整潔,幾乎聞不到糞便的氣味。談到自家的養殖小區,肖學治甭提有多高興。他告訴記者,恒大養殖小區建成于2012年,當時自己手頭的資金不寬裕,多虧了市委農辦和“雙聯”單位的幫助,讓自己在偏僻的閑置荒石灘建成了782平方米的優質母豬圈舍、460平方米的仔豬圈舍、2932平方米的肥豬圈舍以及相配套的生活辦公設施、飼料庫房和消毒室。標準化養殖小區的建成,讓肖學治看到了發家致富奔小康的曙光。據肖學治介紹,現在他的豬舍內存欄生豬240頭,年出欄可達到1000頭,經濟收益十分可觀。在肖學治的養殖小區,踩過經活堿水浸泡的濕布消毒后,記者和他一起來到了肥豬圈舍。此時,已接近中午12點,豬吃食的時間也到了,肖學治一邊推著飼料小車喂豬,一邊給記者介紹情況,看著一頭頭懶洋洋睡大覺的肥豬,記者不由得為肖學治豎起了大拇指。肖學治告訴記者:“養殖小區建設之前,自己從未想過能夠發展得這么順暢,如今有了資金的支持,今年,養殖小區引進的豬仔全部都是優良品種,如大約克夏豬、杜洛克豬、長白條等,這些品種都是經過多年培育馴化,有較好的環境適應性,更重要的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希望這些優良品種,能夠給我們養殖戶帶來良好的市場回報。”在肥豬圈舍內,肖學治告訴記者,除選好豬的品種外,日常的管護和防疫也十分重要,我們這里有專職的清理和看護人員。肖學治接著說:“標準化小區養豬不同于農戶個人家庭飼養,它需要齊全的飼養設施、完備的防疫設施和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除了喂好豬,還要做好豬舍內的通風、看護、防疫等各項檢查工作,以便及時記錄每頭豬的生長過程,確保每頭豬能夠健康地達到出欄期。”
據他介紹,目前,他的養殖小區正在進行二期建設,預計建成后生豬的出欄量可達到4000—4500頭,純收入可達80—100萬元。據了解,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農業產業項目的扶持力度,對新建的標準化養殖小區每個補助20萬元。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讓農戶不再為資金的事兒犯愁,大大激發了農戶養豬、養羊致富的積極性,一個個標準化養殖小區猶如雨后春筍,在文殊鎮拔地而起,短短幾年時間,文殊鎮就建起了8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其中5個已建成投產。
目前,文殊鎮已經投資602萬元,建成占地32500平方米,可供飼養羊2500只、豬800頭的標準化養殖小區。這些標準化養殖小區年出欄羊1400只、豬3500頭,年收入近600萬元,為農民快速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