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通過圍欄養雞走上了致富之路,但大部分人在飼養及管理諸多方面存在著問題,致使養殖效益不高,在實際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加以分析,希望對圍欄養雞戶有所幫助。(一)購雛季節不當許多養雞戶不考慮購雛季節,有的在春天,有的在夏天,這樣雖然育雛的舍溫易控制,雛成活率高,但放養時間短,不能充分利用蟲、草資源,增加了飼料費用,降低了效益。故在購雛時一定要依放養季節確定進雛時間。放養季節的選擇要依各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在陜南一般每年3月上旬放養,進雛時間在當年的1-2月,其好處是:(l)外界氣候在15℃以上適宜放牧;(2)雞群的各種免疫已基本結束,雞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3)放養雞時草開始生長,在整個生長周期內能充分利用青飼料及農副產品,降低了飼料費用。(二)放養密度不合理某些養殖戶思想中存在著這樣的誤區:雞放養就會有好效益,故而一味追求放養,每667平方米林地放養200一300只,甚至更多,這樣一是造成青飼料的嚴重不足,雞吃不飽,需補給大量精料。二是密度大,不利于雞群安全度夏,增加了飼料費用和管理難度,造成雞生長速度減慢、體質瘦弱。故要據放養地的面積來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一般按每667平方米林地放養成年肉雜雞80一120只。(三)防疫做的不徹底許多養雞戶還按傳統的散養模式飼養,對防疫及疫苗的正確使用認識還不夠,易漏掉許多疾病,或使用疫苗的方法、劑量和時間不正確,造成防疫失敗。故在放養雞時,免疫一定要徹底,重點是新城疫、法氏囊、傳支、雞痘和禽流感。正確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劑量,保管好疫田。(四)管理粗放1.不重視育雛。建雞舍時要選地勢高、排水好的地方而建,第1周的前3天溫度保持在33一35℃,后4天溫度保持在32℃左右,溫度要穩定,以后每周下降2℃,直到18℃左右,雞隨著日齡的增大密度逐漸降低,由1周齡的50只/米2逐漸降到5周齡20只/米2,加強通風換氣。2.育成期飼養管理差。育成期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此期要求雞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健康的體質,可是多數的農戶飼養的雞大小不勻,輕、重差別大。故此期要以精飼料加青飼料的方式飼喂,補給精料時要本著體輕的多補,體重的少補,弱小雞單獨飼喂,此期要做到讓每只雞吃飽,讓雞有一個較高的均勻度,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五)忽視天氣預報肉雜雞放養易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一些飼養戶常常不重視天氣,一旦遇到大雨或冰雹等惡劣天氣,雞的生長、抗病性能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故應天天收看天氣預報,在惡劣天氣時不放養,進行舍飼,最好在雞的活動處搭建避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