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國內外動物疫情不斷發生,我國針對禽流感和口蹄疫等國家一類疫病實施了強制免疫,增加政府投入,組建了專業的協助防疫隊伍,專門從事動物免疫工作。隨著動物免疫的全面開展,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相對疫苗反應增多,有的群眾有思想顧慮怕注射口蹄疫苗引起死亡或流產。基層防疫員不知道口蹄疫疫苗反應主要癥狀是什么,出現疫苗反應后應如何處理。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結合理論知識并總結近幾年出現疫苗反應實際的情況,寫出此文章供動物防疫同行進行探討。
1 反應癥狀
根據疫苗反應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二大類:
1.1 一般反應 豬注射口蹄疫苗后 8~24 小時出現體溫升高 0.5℃左右 , 食欲不佳、精神萎靡、行動遲緩 , 此種反應在豬群發生比例為 30% 左右。
1.2 嚴重反應 根據疫苗反應的出現的癥狀分為四個型:
1.2.1 全身反應型 一般發生在注射口蹄疫苗后12~24 小時以內,體溫升高1℃~2℃,有的豬體溫高達42℃ 。病豬精神委頓,食欲廢絕,常臥于豬舍內,不治療會導致死亡。這種情況占 5% 左右。
1.2.2 局部反應型 個別豬注射口蹄疫苗后注射部位腫脹 , 大的大饅頭大小,小的有5分硬幣大小,出現紅、熱、痛,患豬不敢扭頭和低頭進食。腫脹部位吸收比較慢,時間稍長了會形成膿包,最后形成結節,有的豬直到屠宰一直存在著這種結節。這種情況占 5% 左右。
1.2.3 流產型 有些孕豬注射口蹄疫苗后,12~36 小時從陰道內排出血液及正在發育的胚胎,引起孕豬的流產。
1.2.4 過敏反應型 此種反應不分性別、年齡、品種,各種豬都有發生,其中長白豬和種豬比較多見,而杜洛克和本地品種豬比較少見。豬注射口蹄疫苗后立即出現步態如喝醉酒樣,呼吸急促,站立不穩,肌肉震顫,口吐白沫,倒地,角弓反張,全身抽搐,四肢做游泳狀運動。皮膚充血潮紅,繼而紅紫,特別是在腹下、四肢、肛門、陰戶,可視黏膜發紺,糞尿失禁。聽診心率不齊,肺音消失。
2 反應的處理
根據不同的疫苗反應癥狀做如下處理:
2.1 一般反應處理 此種體溫升高為一過式體溫升高,一般在 36小時自愈。
2.2 嚴重反應處理
針對出現癥狀進行治療:
2.2.1 全身反應型的豬,進行退熱和抗菌消炎的治療,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鈉、青霉素等藥物,每天2次,連續 3 天即可治愈。
2.2.2 局部脹腫的豬,腫脹部位用熱毛巾進行熱敷 10~15 天,腫脹部位可轉小或消失。
2.2.3 懷孕流產的豬,出現流產癥狀應用黃體酮等保胎藥物進行肌肉注射,早期有一定效果。
2.2.4 對于嚴重反應的豬可肌肉注射 0.1% 鹽酸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鈉等對癥治療。對已休克的豬除迅速注射上述藥物外,還要迅速針刺耳尖、尾根和蹄頭,放血少許。 將去甲腎上腺素2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待蘇醒后,撤去藥物。
3 小結
3.1 規范防疫操作技術,積累經驗合理應對反應,減少養殖戶損失。基層協防員操作技術還不規范,操作細節掌握還不準確,例如打“飛針”還是存在,由于豬無法實施保定,注射部位還不準確。有些防疫員出現疫苗反應不知如何應對,要積累經驗掌握規律提高疫苗反應的治愈率。
3.2 防疫完成以后在養殖戶中停留 30 分鐘,以便出現反應迅速采取措施。
3.3 在防疫過程中要帶足鹽酸腎上腺素和用于強心的藥物,用完以后要及時補充。
3.4 如果豬出現由于過敏引起死亡的病例,要及時報告給當地的動物防疫站,由動物防疫站進行鑒定,核實后填寫《動物免疫死亡或卡標死亡登記表》,由財政給予補償。
3.5 豬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因本身體溫升高,可能誘發其他疾病,要與疫苗反應相區別,以便因病施治。
3.6 經過治療的豬,要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進行抗體監測,如果抗體水平不能抵抗口蹄疫病毒的攻擊,應重新免疫。
1 反應癥狀
根據疫苗反應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二大類:
1.1 一般反應 豬注射口蹄疫苗后 8~24 小時出現體溫升高 0.5℃左右 , 食欲不佳、精神萎靡、行動遲緩 , 此種反應在豬群發生比例為 30% 左右。
1.2 嚴重反應 根據疫苗反應的出現的癥狀分為四個型:
1.2.1 全身反應型 一般發生在注射口蹄疫苗后12~24 小時以內,體溫升高1℃~2℃,有的豬體溫高達42℃ 。病豬精神委頓,食欲廢絕,常臥于豬舍內,不治療會導致死亡。這種情況占 5% 左右。
1.2.2 局部反應型 個別豬注射口蹄疫苗后注射部位腫脹 , 大的大饅頭大小,小的有5分硬幣大小,出現紅、熱、痛,患豬不敢扭頭和低頭進食。腫脹部位吸收比較慢,時間稍長了會形成膿包,最后形成結節,有的豬直到屠宰一直存在著這種結節。這種情況占 5% 左右。
1.2.3 流產型 有些孕豬注射口蹄疫苗后,12~36 小時從陰道內排出血液及正在發育的胚胎,引起孕豬的流產。
1.2.4 過敏反應型 此種反應不分性別、年齡、品種,各種豬都有發生,其中長白豬和種豬比較多見,而杜洛克和本地品種豬比較少見。豬注射口蹄疫苗后立即出現步態如喝醉酒樣,呼吸急促,站立不穩,肌肉震顫,口吐白沫,倒地,角弓反張,全身抽搐,四肢做游泳狀運動。皮膚充血潮紅,繼而紅紫,特別是在腹下、四肢、肛門、陰戶,可視黏膜發紺,糞尿失禁。聽診心率不齊,肺音消失。
2 反應的處理
根據不同的疫苗反應癥狀做如下處理:
2.1 一般反應處理 此種體溫升高為一過式體溫升高,一般在 36小時自愈。
2.2 嚴重反應處理
針對出現癥狀進行治療:
2.2.1 全身反應型的豬,進行退熱和抗菌消炎的治療,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鈉、青霉素等藥物,每天2次,連續 3 天即可治愈。
2.2.2 局部脹腫的豬,腫脹部位用熱毛巾進行熱敷 10~15 天,腫脹部位可轉小或消失。
2.2.3 懷孕流產的豬,出現流產癥狀應用黃體酮等保胎藥物進行肌肉注射,早期有一定效果。
2.2.4 對于嚴重反應的豬可肌肉注射 0.1% 鹽酸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鈉等對癥治療。對已休克的豬除迅速注射上述藥物外,還要迅速針刺耳尖、尾根和蹄頭,放血少許。 將去甲腎上腺素2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待蘇醒后,撤去藥物。
3 小結
3.1 規范防疫操作技術,積累經驗合理應對反應,減少養殖戶損失。基層協防員操作技術還不規范,操作細節掌握還不準確,例如打“飛針”還是存在,由于豬無法實施保定,注射部位還不準確。有些防疫員出現疫苗反應不知如何應對,要積累經驗掌握規律提高疫苗反應的治愈率。
3.2 防疫完成以后在養殖戶中停留 30 分鐘,以便出現反應迅速采取措施。
3.3 在防疫過程中要帶足鹽酸腎上腺素和用于強心的藥物,用完以后要及時補充。
3.4 如果豬出現由于過敏引起死亡的病例,要及時報告給當地的動物防疫站,由動物防疫站進行鑒定,核實后填寫《動物免疫死亡或卡標死亡登記表》,由財政給予補償。
3.5 豬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因本身體溫升高,可能誘發其他疾病,要與疫苗反應相區別,以便因病施治。
3.6 經過治療的豬,要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進行抗體監測,如果抗體水平不能抵抗口蹄疫病毒的攻擊,應重新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