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蹄病是指動物機體骨質疏松造成的四肢變形及各種不良因素引起的蹄變形、腐蹄病(蹄間或蹄腐爛)、蹄葉炎等疾病的總稱,其發病率一般為20%左右,有的高達40%以上。筆者走訪了徐州賈汪地區6家奶牛養殖戶,成年母牛共計137頭,其中有肢蹄疾患的29頭,占21.17%。奶牛患肢蹄病,輕者行走困難,運動跛行,重者臥地不起,產奶量大幅度下降,且病牛很快消瘦。蹄病引起的經濟損失,主要表現在產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飼料報酬率降低,其次是過早淘汰和增加治療費用開支。每年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牛占總淘汰母牛的15%以上。現就其病因及防治方法簡介如下。
1 發病原因
1.1 營養方面的因素
日糧中無論缺鈣還是缺磷,也無論是高鈣低磷還是高磷低鈣,都容易導致鈣磷代謝障礙,從而引起奶牛肢蹄病。
鋅是許多金屬酶類和激素(如胰島素)的組成部分,與皮膚的健康有關,蹄是皮膚的衍生物,日糧中缺鋅,影響蹄角化,容易發生腐蹄病。
維生素D不足或活性下降時,引起鈣、磷代謝障礙。某些曲霉菌素中毒會干擾維生素D的活性,即使鈣、磷充足也不能很好的被利用,引發奶牛肢蹄病。粗飼料特別是干草品質低劣,是引發奶牛肢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糧結構不合理,精飼料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過多,易引起瘤胃乳酸中毒并繼發引起蹄葉炎。
1.2 畜舍小環境及飼養管理
地面的質量對奶牛的肢蹄影響很大。由于地面的硬度太大,奶牛站立時地面沒有緩沖,再加上自身重量大,極易造成奶牛四肢疲勞。堅硬的水泥地面,會加重肢蹄與地面的磨擦,造成奶牛肢蹄挫傷而發生感染。而運動場低洼、潮濕、泥濘,加上糞便未及時清理,容易造成動物蹄底感染,導致腐蹄病發生。
高溫、高濕引起奶牛的熱應激,使其抵抗力下降。蹄部長期在污水中浸泡,蹄角質變軟,蹄部很容易受到感染。夏季是奶牛腐蹄病的多發季節。統計表明,每年的5~9月份,因肢蹄病淘汰的牛呈上升趨勢,尤以7、8、9月最高。
1.3 其他因素
如品種遺傳因素。據報道,夏洛來牛的肢蹄病發生率高達33.8%。荷斯坦牛的在群壽命平均為5.4歲,因肢蹄病而淘汰的牛主要集中在3.0~7.0歲,3.0~4.0歲時最高,要占到全部淘汰牛的32.2%。
2 臨床癥狀
奶牛發生肢蹄病最主要的癥狀是跛行、站立姿勢不正。急性肢蹄病病牛局部有紅、腫、熱、痛炎性反應;患牛肢蹄不撐,臥地不起,嚴重者伴有體溫升高,采食、反芻減少,泌乳量顯著下降等癥狀。
3 治療方法
3.1 骨質疏松癥的治療
病初可通過改進日糧的鈣磷比例,補充維生素D,促使鈣磷代謝恢復正常,也可通過靜脈注射10%或20%葡萄糖酸鈣溶液,肌肉注射維生素A、D或維生素D3治療。一旦肢蹄已變形,治療效果不明顯。
3.2 腐蹄病的治療
先用清水仔細刷洗患蹄,再用0.5%~1.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對蹄底潰瘍伴有肉芽組織增生、角質生長障礙不能覆蓋創面者,用蹄刀修削腐蹄并切除腐爛組織,直至出現新鮮組織。蹄間用雙氧水沖洗后,再涂以1%碘酊。接著取高錳酸鉀粉撒布患部或塞入腔洞,再將松榴油或純魚石脂軟膏倒在藥棉上并敷于患部,然后用醫用繃帶包扎患蹄,但要注意包扎好,不致過早掉落。最后在繃帶上及蹄冠、球關節部再涂以10%碘酊。同時要加強護理,患牛栓系在干燥清潔的土質地面,必要時鋪墊褥草。舍飼牛暫不放牧,3~4天后可逐步加強運動,促進恢復。
4 預防措施
4.1 定期對奶牛的蹄部進行藥浴
為預防蹄部疾患,每1~2個月應對奶牛的蹄部進行1次藥浴。可以在牛舍的進出口處或擠奶臺入口處設一消毒池,池內放入配制好的消毒液,以4%硫酸銅溶液為宜,因其具有很好的防腐收斂作用。用它噴灑蹄部或蹄浴,既可增強角質強度,又可殺死附著于蹄部的大量微生物,從而大大減少蹄病的發生。藥液深度以能淹沒奶牛的蹄部為宜,讓奶牛在行進中自行消毒。噴灑消毒,每月進行1~2次,尤以每年的4~10月份最為關鍵。
4.2 每年應對奶牛進行修蹄
在每年的春、秋兩季,要對奶牛的叉蹄、裂蹄等進行修整,以防造成蹄傷。
4.3 定期添加硫酸鋅
定期在奶牛的日糧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鋅,每次持續1個月以上,每年進行5~6次,可使奶牛的肢蹄病發病率降低30%左右。另外,鋅還有助于傷口的愈合。
4.4 搞好環境衛生
定期做好奶牛場的環境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奶牛糞便及污水,保持奶牛運動場地的干燥清潔,每月實行環境消毒2次,以殺滅致病菌,消毒液以3%氫氧化鈉溶液為宜。
4.5 建好牛舍
奶牛舍的地面最好用防滑系數好的材料,如機制紅磚。如果是水泥地面,要保證不能過于光滑,以防奶牛摔倒,但也不易過于粗糙。奶牛的運動場地面要排水良好。運動場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生石灰)壓制而成,形成中間高,四周略低的,以利滲水和排水。
4.6 搞好選育工作
可借助分子生物及基因工程技術,找到和奶牛肢蹄病相關的基因,利用分子遺傳標記手段對它們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表型值和分子手段同時進行選育,進而培育出對肢蹄病有高度抵抗力的新品種或新品系。遺傳和選育在短期內并不能解決肢蹄病的問題,當然選擇肢蹄性狀在平均值以上的公牛作為種公牛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4.7 免疫預防
通過分離鑒定,確定了我國反芻動物腐蹄病主要的病原菌為節瘤擬桿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制出腐蹄病節瘤擬桿菌A、E型纖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纖毛蛋白與綿羊IL-2復合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其培養簡便,成本大大低于滅活菌苗,且具有較好的免疫原性,該腐蹄病基因工程疫苗將更適合我國國情,是未來滅活菌苗的有效替代品。
作者:王海軍 張善芳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221006)
1 發病原因
1.1 營養方面的因素
日糧中無論缺鈣還是缺磷,也無論是高鈣低磷還是高磷低鈣,都容易導致鈣磷代謝障礙,從而引起奶牛肢蹄病。
鋅是許多金屬酶類和激素(如胰島素)的組成部分,與皮膚的健康有關,蹄是皮膚的衍生物,日糧中缺鋅,影響蹄角化,容易發生腐蹄病。
維生素D不足或活性下降時,引起鈣、磷代謝障礙。某些曲霉菌素中毒會干擾維生素D的活性,即使鈣、磷充足也不能很好的被利用,引發奶牛肢蹄病。粗飼料特別是干草品質低劣,是引發奶牛肢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糧結構不合理,精飼料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過多,易引起瘤胃乳酸中毒并繼發引起蹄葉炎。
1.2 畜舍小環境及飼養管理
地面的質量對奶牛的肢蹄影響很大。由于地面的硬度太大,奶牛站立時地面沒有緩沖,再加上自身重量大,極易造成奶牛四肢疲勞。堅硬的水泥地面,會加重肢蹄與地面的磨擦,造成奶牛肢蹄挫傷而發生感染。而運動場低洼、潮濕、泥濘,加上糞便未及時清理,容易造成動物蹄底感染,導致腐蹄病發生。
高溫、高濕引起奶牛的熱應激,使其抵抗力下降。蹄部長期在污水中浸泡,蹄角質變軟,蹄部很容易受到感染。夏季是奶牛腐蹄病的多發季節。統計表明,每年的5~9月份,因肢蹄病淘汰的牛呈上升趨勢,尤以7、8、9月最高。
1.3 其他因素
如品種遺傳因素。據報道,夏洛來牛的肢蹄病發生率高達33.8%。荷斯坦牛的在群壽命平均為5.4歲,因肢蹄病而淘汰的牛主要集中在3.0~7.0歲,3.0~4.0歲時最高,要占到全部淘汰牛的32.2%。
2 臨床癥狀
奶牛發生肢蹄病最主要的癥狀是跛行、站立姿勢不正。急性肢蹄病病牛局部有紅、腫、熱、痛炎性反應;患牛肢蹄不撐,臥地不起,嚴重者伴有體溫升高,采食、反芻減少,泌乳量顯著下降等癥狀。
3 治療方法
3.1 骨質疏松癥的治療
病初可通過改進日糧的鈣磷比例,補充維生素D,促使鈣磷代謝恢復正常,也可通過靜脈注射10%或20%葡萄糖酸鈣溶液,肌肉注射維生素A、D或維生素D3治療。一旦肢蹄已變形,治療效果不明顯。
3.2 腐蹄病的治療
先用清水仔細刷洗患蹄,再用0.5%~1.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對蹄底潰瘍伴有肉芽組織增生、角質生長障礙不能覆蓋創面者,用蹄刀修削腐蹄并切除腐爛組織,直至出現新鮮組織。蹄間用雙氧水沖洗后,再涂以1%碘酊。接著取高錳酸鉀粉撒布患部或塞入腔洞,再將松榴油或純魚石脂軟膏倒在藥棉上并敷于患部,然后用醫用繃帶包扎患蹄,但要注意包扎好,不致過早掉落。最后在繃帶上及蹄冠、球關節部再涂以10%碘酊。同時要加強護理,患牛栓系在干燥清潔的土質地面,必要時鋪墊褥草。舍飼牛暫不放牧,3~4天后可逐步加強運動,促進恢復。
4 預防措施
4.1 定期對奶牛的蹄部進行藥浴
為預防蹄部疾患,每1~2個月應對奶牛的蹄部進行1次藥浴。可以在牛舍的進出口處或擠奶臺入口處設一消毒池,池內放入配制好的消毒液,以4%硫酸銅溶液為宜,因其具有很好的防腐收斂作用。用它噴灑蹄部或蹄浴,既可增強角質強度,又可殺死附著于蹄部的大量微生物,從而大大減少蹄病的發生。藥液深度以能淹沒奶牛的蹄部為宜,讓奶牛在行進中自行消毒。噴灑消毒,每月進行1~2次,尤以每年的4~10月份最為關鍵。
4.2 每年應對奶牛進行修蹄
在每年的春、秋兩季,要對奶牛的叉蹄、裂蹄等進行修整,以防造成蹄傷。
4.3 定期添加硫酸鋅
定期在奶牛的日糧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鋅,每次持續1個月以上,每年進行5~6次,可使奶牛的肢蹄病發病率降低30%左右。另外,鋅還有助于傷口的愈合。
4.4 搞好環境衛生
定期做好奶牛場的環境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奶牛糞便及污水,保持奶牛運動場地的干燥清潔,每月實行環境消毒2次,以殺滅致病菌,消毒液以3%氫氧化鈉溶液為宜。
4.5 建好牛舍
奶牛舍的地面最好用防滑系數好的材料,如機制紅磚。如果是水泥地面,要保證不能過于光滑,以防奶牛摔倒,但也不易過于粗糙。奶牛的運動場地面要排水良好。運動場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生石灰)壓制而成,形成中間高,四周略低的,以利滲水和排水。
4.6 搞好選育工作
可借助分子生物及基因工程技術,找到和奶牛肢蹄病相關的基因,利用分子遺傳標記手段對它們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表型值和分子手段同時進行選育,進而培育出對肢蹄病有高度抵抗力的新品種或新品系。遺傳和選育在短期內并不能解決肢蹄病的問題,當然選擇肢蹄性狀在平均值以上的公牛作為種公牛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4.7 免疫預防
通過分離鑒定,確定了我國反芻動物腐蹄病主要的病原菌為節瘤擬桿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制出腐蹄病節瘤擬桿菌A、E型纖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纖毛蛋白與綿羊IL-2復合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其培養簡便,成本大大低于滅活菌苗,且具有較好的免疫原性,該腐蹄病基因工程疫苗將更適合我國國情,是未來滅活菌苗的有效替代品。
作者:王海軍 張善芳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