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生活在水中,無論淡水或海水,水生環境影響魚類的生長、繁殖,影響魚類的生理、生態平衡,水生環境存在多種多樣的可變因素,如果這些可變因素超過魚體所能忍受的限度,即可使魚體致病或危及其生存。海洋的理化因素,如溫度、鹽度、酸堿度、溶解氧、水流、水壓等,了解這些因素的變化規律,是搞好海水魚養殖生產的科學依據。(一)水溫魚類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周圍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多數魚類的體溫與周圍水溫相差約0.1~1℃。各種魚類都有其耐熱的上、下限及最適溫度,在最適溫度范圍內,魚類的攝食、呼吸、消化機能旺盛大、代謝作用增強、生長迅速。超過了適溫范圍,可導致代謝作用失調,生長受抑制,甚至死亡。根據魚類對溫度的適應情況,可分熱帶性魚類、溫水性魚類和冷水性魚類。熱帶性魚類適宜較高的水溫(25~30℃),但不耐低溫,15~30℃以下難以生存。如羅非魚、遮目魚、尖物吻鱸及一些珊瑚魚類。溫水性魚類適宜溫帶水域(15~25℃),如鯔魚、梭魚、斑魚祭等,而冷水性魚類適宜低溫生長,如鮭鱒魚類適宜水溫10~18℃。飼養期間水溫不宜超過20℃。石斑魚多棲息于熱帶和溫帶底質多巖礁的海哉,其最適水溫為24~30℃,但各種石斑魚之間有差異,如鮭形石斑魚半數致死溫度的上限是38.5~39.5℃,下限是11.5~13.0℃。赤點石斑魚等的適溫是22~28.5℃,水溫超過32℃即失去平衡,赤點石斑魚32.2℃即易死亡。32℃是這些石斑魚的上限,其下限是15℃,15℃時魚體失去平衡,停止攝食,不活動,水溫降到14℃時,體弱者和點帶石斑易死亡,尤其泰國和菲律賓產的點帶石斑不耐低溫。羅非魚適溫為25~30℃,12℃以下、35℃以上均易死亡。12℃魚體處于低迷狀態,側臥水底,如溫度再下降即導致死亡;35℃以上,魚體呼吸頻率加快,導致死亡。大黃魚水溫低于12℃不攝食,5.8~6℃死亡,高溫不能超過33℃。
魚的適宜水溫是18~29℃,13℃以下停止生長,9℃以下難以生存,越冬水溫不能低于10℃。真鯛的適宜水溫是20~28℃,攝食旺盛,夏季水溫達30℃尚能生存,水溫12℃時生長停滯,低于10℃停止攝食,4℃以下即死亡。尖吻鱸是熱帶性魚類,不耐低溫,17℃以下停止攝食,15℃時反應遲鈍,14℃時失去平衡,并開始有少量死亡。而鱸魚耐低溫,在氣溫低至9~9.5℃,水溫低至13.5~14℃均能忍受,不至死亡。根據上述情況,各地養殖者需要了解本地的常年氣溫、水溫變化情況,放養適宜的養殖品種,以免投產后造成損失。(二)鹽度水中的溶解鹽類因水體而異,其分類標準也不一致,一般把鹽度31~41‰的水稱為海水或堿水,而∠0.5‰的水為淡水。魚類對于不同鹽度的水哉,具有一定的生理調節機制,但只局限于一定范圍內,超越此范圍即可影響其生存。根據魚類對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可分廣鹽性和狹鹽性兩類,赤點石斑、黑鯛等屬于廣鹽性魚類,耐受鹽度的變化較大。石斑魚生活在淺海港灣,鹽度在11~41‰均可適應。尖吻鱸、黃鰭鯛等對10‰以下低鹽度能適應,生長良好,無不良反應,而真鯛、魚屬狹鹽性魚類,要求水中鹽度在16‰以上,對低鹽度8‰可導致死亡。這些狹鹽性魚類適宜鹽度在25~32‰,仔魚以20‰的存活率最高。鹽度的突變,往往造成魚類不能適應而導致大量死亡,造成生產上損失,因此在河口淺海設置網箱時要特別注意。(三)溶解氧環境中的溶解量,直接影響到養殖魚的生長、食物轉化以及養殖場的養殖容量。大多數魚類不能直接吸收大氣中的氧,而適應用鰓來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進行氣體交換。海水中的溶氧量與水溫、鹽度有關,大氣中氧的溶入速度,一般與水溫、鹽度反比,與大氣壓成正比。海水中一般都含有飽和的溶解氧,魚類不致缺氧,但在局部特定情況下,水層也可以發生缺氧,如魚排太密集、水流不暢或滯流(平潮)時,天氣悶熱,陰天密云或雷雨前,網箱孔被附著物堵塞,放養密度又高,有可能造成養殖區局部缺氧。場地老化,底層有機物沉積,也可造成底層缺氧,使底棲動物和底層魚類窒息死亡。一般溶氧量在3毫克/升時魚攝食量下降,2毫克/升時停止攝食,呼吸困難,魚群浮頭或有嘔餌現象。表1.幾種海水魚的窒息點魚名 水溫或魚體大小 窒息點(mg/dm3) 測定者尖吻鱸 20℃ 0.219-0.240 李加兒1991梭魚37℃ 0.7-0.9325-28℃ 0.52-0.42 梭魚組1984黃鰭鯛 0.927-0.97 李加兒等1985鯔魚 12-19℃ 0.842mg/L(表現呼吸困難) Itazawa1959青石斑08486mg/L 戴慶年等1994(0.8468mg/L出現浮頭)鮭形石斑32.4±0.9cm 0.18-0.23mg/L(半致死量) ChuactTeng19808.7±0.5cm 0.38-0.39mg/L(半致死量)真鯛40-60mm鞭魚 1.65-55mg/L 蔡興邦等稚魚和仔魚階段 2.5mg/L 蔡董存有等1992仔魚前期階段 3.04mg/L注:mg/dm3(毫米/立方分米)、mg(毫克/升)充足的氧量是魚類生活所必須,在養殖生產過程中,要經常注意網箱內外水域的溶氧量,魚類如長期處于低氧狀態,便會出現攝食減少,代謝率降低,生活機能減弱,溶氧量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為宜。(四)氫離子濃度水的氫離子濃度即水的酸堿度,以PH值來表示,分成14等級,[H+]濃度為100納摩/升(nml/L)=pH7為中性,[H*]濃度大于100納摩/升即pH小于7為酸性,[H+]濃度小于100納摩/升即pH7大于7為堿性。PH值的變化,受水中二氧化碳、溶解氧、溶解鹽類和鹽度等水質因子的影響,主要由于水中的游離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碳酸氫鹽的比例而定,一般二氧化碳越多,pH值越低,相反,二氧化碳越少,pH值增高。氫離子濃度對水質、水生動植物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各種魚類有其最適的pH值范圍,多數魚類適應pH值為7.0~8.5范圍內,偏向弱堿性環境,石斑魚\真鯛的適宜范圍pH值為6.8~8.0,pH值小于5或大于9.5使魚致死。酸性水體,可使魚體血液中pH值下降[H+]濃度上升),使一部分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受阻,減低血球載氧能力,導致血液中氧分壓變小,即使周圍水中含量仍高,魚類也會因此而缺氧,代謝功能降低,生長受抑制。因此長期處于酸性水中,可使魚體衰弱,或易于感染而導致誘化疾病。海水是氫離散濃度變化最好的緩沖劑之一,末污染的海水,pH值為7.85~8.35,適合魚類生長發育。(五)水流海水魚類養殖場為了要保持良好水質,清除積累在網箱內的氨氮(NH3-N)等代謝廢物及網箱底部積累和殘餌和分解產生的硫化氫(H3S)等有害氣體,養殖場所應保持有充足的潮流或海岸水流產生的運動水流進出網箱,沖洗魚排場地,以保證網箱內處有高的溶氧量,這對高密度精養的網箱養魚的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潮流或海岸流過強也是不適宜的,因魚類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量以維持自身穩定,影響到魚的生長率,一般認為,海灣浮式網箱養殖適當的流速是:網箱內為0.1~0.2米/秒,網箱外的流速要求為0.3~0.5米/秒。網箱網孔在7.5~50.5毫米之間的網箱內溶氧量約在50%飽和度以上。沉式網箱養殖要求有較高的朱流速,宜在0.75~1.0米/秒間,適合于較大網箱養殖耐急流的海魚。水流交換不良的港灣是不適宜進行網箱養殖的,因它不符合精養的基本要求,限制了每單位養殖水面的放養密度和水的自凈能力。具體區域能承擔的生物總量,取決于水流的交換情況,受潮汐影響很小時,水流交換就受限,難以進行高密度精養。在網衣附著物增多,網目堵塞的情況下,網內流速減小,交換量也減小,為了保持箱內充足的溶氧量,經常定期清洗網箱就非常必要。(六)水壓水壓是指海洋中其中一點的壓力(P),即某一水深處的靜止壓力,可用水柱的重量作用于1平方厘米面積上的力來表示。這一點單位面積上水柱的重量,等于海水深度(h)與海水密度(p)及重力加速度(g)的乘積,即P=pgh(單位):達因/平方厘米或巴)。1巴=106達因/厘米2,定每平方厘米所受的壓力為100萬達因時為1巴。海洋學上常采用分巴為實用單位,即1分巴=1/10=105達因/厘米2。每增加水深1米,通常壓力增加1分巴,水深每增加10米,壓力就增加一個大氣壓。魚在100米深水中,鰾內的壓力約為10個大氣壓,在2,000米深度曾發現有氣鰾的魚類,其鰾內即有200個大氣壓力。當魚類由淺層進入較深層時,氣鰾需加入氣體以保持中性浮力。深海中的魚類長期棲息在大壓力下,骨骼變薄而疏松、富彈性,骨骼與骨間的連腱也較疏松而易于分離,魚類兩側肌肉松弛不發達,口大、胃的伸縮力強,腸內和血液內的溶解氣體很多,所以被捕到水面時,壓力驟減氣體膨脹,常使肌肉血管破裂,內臟翻出口外,眼球由眼眶內突出而死亡。海洋中生物都有對一定水壓的適應性,生活在高水壓的魚類到低水壓就不易生存,同樣,生活在低水壓的魚類到不適宜生存于高水壓處。當捕撈深水魚類急劇上升時,水層變化快,魚類來不及排氣,待魚到表層時,鰾,人氣體壓力大大超出表層水壓和空氣中壓力,壓力驟減魚鰾膨脹,可把體腔中的胃擠出口外,如從深水捕起的黃花魚即可發生此在現象。石斑魚從深水處(水深在8米以上)捕起,由于壓力驟減也可發生鰾充氣腹部鼓起,漁民一般用竹針或注射針放氣后暫養,這類魚種有創傷,不宜立即做長途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