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給藥方法可以影響藥物的吸收速度、藥效出現時間及維持時間,甚至還可以引起藥物作用性質的改變。因此,應根據藥物的特性和禽的生理或病理狀況,選擇不同的給藥方法:
(一)混飲給藥混飲給藥是指將藥物溶解于水中,讓禽類自由飲用。此法常用于預防和治療禽病,特別是適用于禽類因病不能食料,但還能飲水的情況。應用混飲給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掌握藥物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的藥物用混飲給藥效果較佳,而難溶于水的藥物如經加熱、攪拌或者加助溶劑,使其溶解度能達到預防和治療效果時,也可以用混飲給藥法。2、掌握混飲給藥的時間 在水中不易破壞的藥物,其藥液可以讓禽類全天自由飲用;在水中易被破壞的藥物,應要求在一定時間內飲完,以保證藥效。其方法是在用藥前停止給禽供水2~3小時,然后喂藥液,但藥液量不宜太多,以藥物受破壞之前飲完為宜。3、掌握藥物的濃度 應根據ppm或%,首先計算出一群家禽所需的藥量,并嚴格按比例配制藥液濃度。準確地掌握藥液濃度,才能避免濃度過低無療效、過高產生中毒反應,從而取得預期的效果。4.根據家禽的可能飲水量來計算藥液量飲水量的大小與家禽種類、飼養方法、飼料、季節及氣候等因素緊密相關,如冬天飲水量一般減少,配給藥液不宜過多;而夏天飲水量增多,配藥液必須充足,否則就會造成部分禽只缺飲,影響藥效。
(二)混飼給藥將藥物均勻混入飼料中,讓家禽吃料時能夠同時吃進藥物。此法簡便易行、切實可靠,是適用于長期投藥的一種給藥方法。如有些藥物不溶于水而且適口性差,用此法給藥更為恰當。應用混飼給藥法應注意:1、藥物與飼料的混合必須均勻對一些毒性較大的藥物(如喹乙醇、呋喃類、磺胺類及某些抗寄生蟲藥物等),更要充分均勻混合。常用的混合方法是將藥物均勻混入少量飼料中,然后將混有總藥量部分飼料與大量飼料混合。大批量飼料混藥,還需多次逐步遞增混合才能達到混合均勻的要求。2、注意掌握飼料中藥物的濃度混飼的濃度與混飲的濃度雖然都用ppm或%表示,但飼料中的藥物濃度不能當作溶液中的藥物濃度,一般來說混飲比混飼的藥物濃度往往要低。例如:氟哌酸,混飼濃度為100毫克/千克飼料,而混飲的濃度卻為50毫克/升。3、藥物與飼料混合時,應注意飼料中添加劑與藥物的關系長期應用磺胺類藥物則應補給維生素B1和維生素K;應用氨丙啉時則應減少維生素B1。
(三)氣霧給藥氣霧給藥即讓禽通過呼吸道吸入或作用于皮膚粘膜的一種給藥法。這里主要介紹通過呼吸道吸入的方法。由于禽肺泡面積很大,并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所以應用此法給藥時,藥物吸收快,作用出現迅速,不僅能起到局部作用,也能經肺部吸收后出現全身作用。由于藥物從肺泡進入血液的速度受周期性呼吸即肺部清除所影響,因此藥物是以間斷方式進入肺泡的。肺泡是體內的一種天然屏障,某些藥物可以通過肺泡屏障,而某些藥物吸入后僅能停留在肺泡部位而不易通過肺泡屏障,故只起局部作用。應用氣霧給藥時,應注意:1、選擇適用氣霧給藥的藥物 要求使用的藥物對禽類呼吸道無刺激性,而且又能溶解于其分泌物中。對呼吸系統如有刺激性,則易造成炎癥。2、要控制微粒的粒度 微粒愈細進入肺部愈深,但在肺部的保留率愈差,大多易從呼氣排出,影響藥效。微粒較粗,則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粘膜表面,未能進入肺泡,因而吸收較慢。綜合研究的結果,進入肺部微粒粗細以0.5~5微米(1微米=1/1000毫米)為最適合。3、掌握藥物的吸濕性 要使微粒到達肺的深部,應選擇吸濕性慢的藥物。要使微粒分布到呼吸系統的上部,應選擇吸濕性快的藥物。因為具有吸濕性的藥物粒子在通過濕度很高的呼吸道時,其直徑能逐漸增大,影響藥物到達肺泡。4、掌握氣霧劑的劑量 同一種藥物,其氣霧劑的劑量與其它劑型的劑量未必相同,不能隨意套用。要確定氣霧劑在防治禽病中的有效劑量,應測定氣霧劑吸收后的血藥濃度。
(四)外用給藥此法多用于禽的體表,以殺滅體外寄生蟲或體外微生物;也可以用于消毒禽舍、周圍環境和用具等。外用給藥常用噴霧、藥浴、熏蒸等方法。外用給藥時,應注意:1、要根據應用的目的選擇不同的外用給藥法 如對體外寄生蟲可用噴霧法,將藥液噴霧到禽體、窩巢、棲架上;也可用藥浴法給禽及鴿治療體外寄生蟲病;殺滅體外微生物則常用熏蒸法。2、掌握藥物濃度 抗寄生蟲藥和消毒藥物對寄生蟲或微生物具有殺滅作用的同時,往往對機體有一定的毒性,如應用不當、濃度過高,易引起中毒。因此,在應用易引起毒性反應的藥物時,不僅要嚴格掌握濃度,還要事先準備好解毒藥物。如用有機磷殺蟲劑時,應準備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藥。3、用熏蒸藥法殺滅體外微生物時,要掌握熏蒸時間 用藥后要及時通風,避免對禽體造成過度刺激,尤其是對雌雞、幼禽更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