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豬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 保育舍消毒 保育舍是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在保育豬進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沖洗干凈。在沖洗時,將舍內所有欄板、飼料槽拆開,用高壓沖洗,將整個舍內的天花板、墻壁、窗戶、地面、料槽、水管等進行徹底的沖洗。同時將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沖洗干凈。要注意凡是豬可接觸到的地方,更不能有豬糞、飼料遺留的痕跡。(2)保育舍設施衛生安全 修理欄位、飼料槽、保溫箱,檢查每個飲水器是否通水,檢查加藥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檢查所有的電器、電線是否有損壞,檢查窗戶是否可以正常關閉。(3) 保育舍溫度 將欄板、料槽組裝好,將舍內的溫度保持在保育豬剛轉進來最適宜的溫度范圍(28~30 ℃),然后準備進豬。2 分群與調教(1) 分群 剛斷乳的仔豬一般要在原來的圈舍內呆1 周左右的時間再轉入保育舍,在分群時按照盡量維持原窩同圈、大小體重相近的原則進行,個體太小和太弱的單獨分群飼養。這樣有利于仔豬情緒穩定,減輕混群產生緊張不安的刺激,減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傷害,有利于仔豬生長發育;同時做好仔豬的調教工作,剛斷乳轉群的仔豬因為從產房到保育舍新的環境中,其采食、睡覺、飲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如果欄內安裝料槽和自動飲水器,其采食和飲水經調教會很快適應。(2) 調教 仔豬趕進保育舍時,頭幾天飼養員就要調教仔豬區分睡臥區和排泄區。假如有小豬在睡臥區排泄,這時要及時把小豬趕到排泄區并把糞便清洗干凈。飼養員每次在清掃衛生時,要及時清除休息區的糞便和臟物,同時留一小部分糞便于排泄區,經3~5 d 的調教,仔豬就可形成固定的睡臥區和排泄區,這樣可保持圈舍的清潔與衛生。3 飼養管理(1) 保育豬的喂料 保育豬是以自由采食為主,不同日齡喂給不同的飼料。飼養員應在記錄表上填好各種料開始飼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飼料。當仔豬進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飼喂1 周左右,也就是不改變原飼料,以減少飼料變化引起應激,然后逐漸過渡到保育料。過渡最好采用漸進性過渡方式(即第1次換料25%,第2 次換料50%,第3 次換料75%,第4 次換料100%,每次時間3 d 左右)。飼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證到喂料時飼料仍然新鮮。為保證飼料新鮮和預防角落飼料發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飼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5 d 清洗一次料槽。(2)保育豬的飲水 水是豬每天食物中最重要的營養,仔豬剛轉群到保育舍時,最好供給溫開水,前3 天,每頭仔豬可飲水1 kg,4 d 后飲水量會直線上升,至10 kg 體重時日飲水量可增加到1.5~2 kg。飲水不足,使豬的采食量降低,直接影響到飼糧的營養價值,豬的生長速度可降低20%。高溫季節,保證豬的充分飲水尤為重要,天氣太熱時,仔豬將會因搶飲水器而咬架,有些仔豬還會占著飲水器取涼,使別的小豬不便喝水,還有的豬喜歡吃幾口飼料又去喝一些水,往來頻繁。如果不能及時喝到水,則吃料也就受影響。所以如果一欄內有10 頭以上的豬應安裝2 個飲水器,按50 cm 距離分開裝,以利仔豬隨時都可飲水。仔豬斷乳后為了緩解各種應激因素,通常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鉀鹽、鈉鹽等電解質或維生素、抗生素等藥物,以提高仔豬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選擇電解質、多維要考慮水溶性,確保維生素C 和維生素B 的供應。(3)密度大小 在一定圈舍面積條件下,密度越高,群體越大,越容易引起擁擠和飼料利用率降低。但在冬春寒冷季節,若飼養密度和群體過小,會造成小環境溫度偏低,影響仔豬生長。規模化豬場要求保育舍每圈飼養仔豬15~20 頭,最多不超過25 頭。圈舍采用漏縫或半漏縫地板,每頭仔豬占圈舍面積為0.3~0.5 m2。密度高,則有害氣體氨氣、硫化氫等的濃度過大,空氣質量相對較差,豬就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因而保證空氣質量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