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癥狀本病是由于組織滴蟲鉆入盲腸壁繁殖后進入血流和寄生于肝臟所引起的。組織滴蟲病的潛伏期為7~12天,最短為5天,最常發生在第11天。病雞表現精神不振,食欲減少以至廢絕,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閉眼,畏寒,下痢。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糞便,嚴重者糞中帶血,甚至排出大量血液。
病的末期,有的病雞因血液循環障礙,雞冠發紺,因而有“黑頭病”之稱。病程通常為1~3周。病愈康復雞的體內仍有組織滴蟲,帶蟲者可長達數周或數月。成年雞很少出現癥狀。病理變化組織滴蟲的主要病變發生在盲腸和肝臟,引起盲腸炎和肝炎,故有人稱本病為盲腸肝炎。一般僅一側盲腸發生病變,有時為兩側。在感染后的第8天,盲腸先出現病變,盲腸壁增厚和充血。從粘膜滲出的漿液性和出血性滲出物充滿盲腸腔,使腸壁擴張;滲出物常發生干酪化,形成千酪樣的盲腸腸心。
隨后盲腸壁潰瘍,有時發生穿孔,從而引起全身的腹膜炎。肝臟病變常出現在感染后的第10天,肝臟腫大,呈紫褐色,表面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局限性圓形的、下陷的病灶,直徑達lcm,達豆粒大至指頭大。下陷的病灶常圍繞著一個成同心圓的邊界,邊緣稍隆起。在成年火雞和雞,肝的壞死區可能融成片,形成大面積的病變區,而沒有同心圓的邊界。雞的肝臟病變常常是稀疏的或者沒有,盲腸的病變也沒有火雞那樣廣泛。診斷鑒別在一般情況下,根據組織滴蟲病的特異性肉眼病變和臨診癥狀便可診斷。但在并發有球蟲病、沙門氏菌病、曲霉菌病或上消化道毛滴蟲病等時,必須用實驗室方法檢查出病原體方可確診。病原檢查的方法是采集盲腸內容物,用加溫至40℃的生理鹽水稀釋后,作成懸滴標本鏡檢。如在顯微鏡旁放置一個白熱的小燈泡加溫,即可在顯微鏡下見到能活動的火雞組織滴蟲。雞組織滴蟲病:肝腫大,紫褐色,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圓形、黃綠或黃白色壞死灶,壞死灶中央稍下餡,邊緣稍隆起,旱硬幣狀,周圍常有紅暈(出血帶)。
防治措施由于組織滴蟲是通過異刺線蟲卵傳播的,所以有效的預防在于減少或殺滅這些蟲卵。陽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雞場可縮短蟲卵的活力,因而利用陽光照射和干燥可最大限度地殺滅異刺線蟲蟲卵。雛雞應飼養在清潔而干燥的雞舍內,與成年雞分開飼養,以避免感染本病。另外應對成年雞進行定期驅蟲。雞與火雞一定要分開進行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