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痢疾是由豬密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豬特有的腸道傳染病,又叫血痢、黑痢或粘液出血性下痢。臨床上以消瘦、腹瀉、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為特征。剖檢特征為大腸粘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結腸和盲腸炎。雖然死亡率不高,但發病率很高。
因此,本病一旦傳入,大面積流行,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發病情況2003年9月,某養豬場飼養的900頭育肥豬開始零星發病,發病日齡多在70天-120天左右。以腹瀉、血便、減食、體溫升高,開始1天死亡2頭-4頭,有的突然死亡。時值秋雨連綿,連續降雨10多天。這批豬是10天前從1公里外的舍遷到這個大舍的,900頭豬養在沒有小區的大舍內,通風不良,一年前養過育肥豬。舍的前后均堆積糞便和垃圾。后經調查,以前此舍養豬,發生過類似疾病。臨床癥狀本病的主要癥狀是輕重不同程度的腹瀉。最急性病例,個別的無癥狀而突然死亡。多數表現食欲減少或不食,劇烈下痢,糞便開始常呈黃灰色軟便,隨即變為水瀉,內有粘液和帶有血液或血塊,隨病情的發展,糞便混有脫落的粘膜或纖維素滲出物碎片,其味腥臭。此時病豬精神沉郁,肛門松弛,排便失禁,腹圍緊縮,弓腰腹痛,眼球下陷,呈高度脫水狀態,全身戰栗,往往在抽搐狀態下死亡。
急性病例多見于流行的初、中期。初期排出黃色至灰色的軟便,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渴欲增加,體溫升高到40.0℃-40.5℃,當持續下痢時,可見糞便中混有粘液、血液及纖維素碎片,使糞便呈油胎樣或膠凍狀,呈棕色、紅色或黑色。病豬弓背吊腹、脫水、消瘦、虛弱而死亡。幸存者轉為慢性。病豬表現時輕時重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糞便呈黑色(黑痢),食欲正常或減少,進行性消瘦,貧血,生長發育受阻,有的呈惡病質狀態。部分康復豬經一定時間還可復發。剖檢變化急性病死亡的豬營養狀態較好,可見卡他性或出血性腸炎,結腸及盲腸粘膜腫脹、出血,腸內容物稀薄,其中混有粘液、血液,呈醬色或咖啡色,直腸粘膜增厚,嚴重的見有出血點。病程稍長的顯著消瘦,被毛被糞便污染。病變主要在大腸(結腸、盲腸),大腸壁和大腸系膜充血、水腫。有的出現粘液性出血性炎癥或出血性纖維素性炎癥,表層粘膜壞死,形成灰色或黃色粘液纖維蛋白偽膜,呈麩皮樣,剝去偽膜可見有淺的糜亂面。有的分布整個大腸或侵害部分腸段。腸內容物混有粘液和脫落的組織碎片。膜系膜淋巴結腫脹,切面多汁,胃底幽門部紅腫或出血。心、肺、肝、脾無明顯眼觀變化。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查(從略),綜合診斷為豬痢疾。防治措施治療挑選病豬,凡出現癥狀、腹瀉不食者,肌肉注射痢菌凈,按5毫克/千克體重1次,每日2次,連用3天~5天。在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按200克/噸飼料,連用7天,如有條件,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維生素C、K 3,有利于病豬的康復。對假定健康群,全部用藥物預防,每噸飼料加痢菌凈50克,連用5天,再用氟苯尼考,每噸飼料加100克,連用7天。預防目前本病尚無菌苗。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雖可控制本病發生,減少死亡,起到短期的預防作用,但不能徹底消滅。徹底消滅本病主要是采取綜合防疫措施。嚴禁從疫區引進種豬,必須引進種豬時,要嚴格隔離檢疫一個月;在無本病的地區或豬場引進。一旦發生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對豬場徹底清掃和消毒,并空圈2個月-3個月,經嚴格檢疫后,確認無此病方能再養豬。
建議豬群一旦感染此病,必須早診斷,早用藥物治療和預防,對用具、豬舍、環境要徹底消毒,處理好污染的墊草及糞便;發病時正值9月初,連續降雨,舍內潮濕,氣溫下降,舍內通風不良,又趕上遷舍,諸多應激因素,促使豬群發病;該病雖然不同年齡、品種的豬均易感,但此次發病只限于2月齡-4月齡的豬,其他豬場未見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