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孵化室內搭建多層孵化架,使整個孵化過程均在孵化架上完成,改變過去那種在炕上孵化,攤架上出雛的傳統方式即室內搭架孵化,搭架孵化,一是在室內四周設火道供溫,把整個孵化室視為一個大孵化器,這樣,不但孵化量大,出雛率高,而且免去移蛋上攤操作環節,降低勞動強度和種蛋破損率,很適宜農村專業戶采用。在孵化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為順利孵化提供保障。主要是溫化室的選擇、孵化架的搭建、設備安裝、消毒試溫。溫化室的選擇:孵化室要求保溫性能好,坐北朝南,高度約為2.7~3.0米。可利用舊房改建,把窗戶用磚或土坯砌上1/2~1/3,僅留上部,墻壁刷白,頂棚糊好,打水泥地面。孵化室大小可根據孵化量而定,如孵化量在1萬枚以上,應有普通農舍1.5間;2~3萬枚應有3間。
孵化架的搭建:孵化架相當于孵化器的孵化盤和出雛盤。孵化架要求牢固、操作方便、架面平整。孵化架有4根立柱,8根橫桿及一些高梁秸稈、葦席等材料組成。先將立柱埋結實,然后將橫桿綁在立柱上,高梁秸稈扎成小把橫于架上,其上鋪5厘米厚的麥秸或稻草,最上層再鋪葦席。孵化架四周或三面有走道,便于操作,架寬不超過1.2~1.4米。架的層數可根據房高確定,一般2~3層,最底層離地面80~100厘米,層間隔50~60厘米,最上層離屋頂不少于65厘米,每層架面要整。每層架的四周用高梁秸稈扎把擋起8~10厘米高,防止掉蛋和雛,還利于周邊上蛋的保溫。孵化架上每平方米可孵種蛋500~800個。設備安裝:一是供溫設備。供溫設備有爐子、火墻或火道及煙囪等組成。爐子可用磚砌,應設在孵化室外,室內砌火墻或火道,火道與墻壁應有10~15厘米的距離,以利散熱。在煙囪與火道連接處設一鐵閘板,以此來調節火力的大小和溫度的高低。煙囪高度應等于1/3火道長度。
二是通風設備安裝。在每個窗戶上端開一個可以開關的風斗,用于換氣,房頂開換氣孔,面積30厘米×30厘米左右,應高于層脊。三是其它設備。準備搪瓷盆、塑料盆等盛水用具,其內盛放清潔水放入孵化室內,自然蒸發供濕,也可在室內掛濕麻袋片。此外,準備好干濕溫度計1支,溫度計2~4支,以及照蛋用具、消毒藥品等。消毒試溫:孵化前的準備工作做好后,要徹底清掃地面、墻壁,孵化架上噴灑2%來蘇兒液,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間21克高錳酸鉀,42毫升福爾馬林薰蒸消毒30分鐘。之后試溫1~2天,待孵化室內溫度保持在39~40℃時,即可上蛋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