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的孵化過程中濕度很重要,同樣在鷓鴣的孵化過程中,濕度的調控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濕度一般是指孵化器內的相對濕度,可在孵化器內放置水盤或濕布進行調節。如空氣濕度大,水般面積應減少,毛巾或濕布含水率要低一些;如空氣干燥,水般面積應加大,毛巾或濕布等含水率要高些。在溫度掌握恰當的前提下,胚胎對濕度的適應范圍是比較大的。雖然如些,也必須維持孵化器和孵化室內的適宜濕度,才能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濕度不夠,蛋內水分大量蒸發,會影響胚胎的正常代謝,對蛋殼的鈣質不能充分吸收,胚胎和胎膜易粘連在一起,造成出殼前的轉身、破殼和脫殼困難,也容易造成大量死亡。即使孵出,雛鴣一般個體小、干瘦、毛短且稍發焦。但如濕度太大,蛋內水分不易蒸發,胚胎發育也受影響,孵出來的雛鴣肚子大,沒有精神,也不好飼養。
在整個孵化過程中,濕度的大小應隨胚胎發育階段的生理需要進行調節。孵化器內的濕度,在不同階段,要求的相對濕度也不一樣。開始應保持在55%-60%;中期應達到65%-70%;到后期,為便于雛鴣出殼,防止絨毛粘在蛋殼上,濕度應提高到70%-75%。增減濕度的辦法是增減孵化器水盤的面積和控制室內灑水的多少。在孵化過程中,最好每4小時記錄一次濕度,觀察變化情況,以便隨時進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