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新的歷史時期,養豬業也從純粹的技術生產型向經濟管理型過渡,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養豬業面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挑戰,不但要求市場、產品、技術與國際接軌,也要求觀念和競爭策略的改變。那么由原有的農戶養豬向集約化和產業化轉型勢在必行。因此近年來,規模化養豬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各地大中型豬場發展迅速。但目前大多數豬場都不注重豬場內外的環境衛生設.造成豬的體質下降,為疫病的發生與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因此,通過完善豬場內外布局和豬舍內部的工藝設計等。給豬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和繁育的環境.促進豬只的生長成為當務之急[1]。目前改善豬場環境建設主要從內外環境兩方面入手。一舍內環境:豬的生物學特性是,小豬怕冷、大豬怕熱、大小豬都不耐潮濕,還需要潔凈的空氣和一定的光照。因此,溫度,濕度,通風換氣,光照是規模化豬場豬舍的結構和工藝設計都要圍繞著這些問題來考慮。處理好這些幾方面的問題將會給豬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提高豬的生產效率。二外部環境:廠區綠化,對改善小氣候有重要的作用。搞好糞污處理。如何搞好糞污處理將是下面我們主要討論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養殖業蓬勃發展.大量規模化養豬場不斷出現.使養豬業向優質高效發展。生豬存欄頭數已占世界總量的50%。然而養豬場所產生的大量糞尿及廢水卻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據測算,一個存欄1萬頭的豬場.每年所排放豬糞的量就達3萬噸。這些糞尿及廢水未經妥善回收利用與處理即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成為生活中又一個重要的污染源。
1999年,我國禽畜糞便的產生量約為19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僅COD一項就達7 ll8萬噸,已遠遠超過工業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COD總和。同時豬糞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如果適當加以處理。不僅可以消除污染.又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2]。近幾年來,各地為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對養豬場的糞污廢棄物的生態化處理和資源循環利用。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在控制豬場糞污對環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較好的生態效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下面介紹兩種全新的解決豬場糞污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