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生產包括兩個互相銜接的部分,即種豬生產和肥豬生產,而種豬生產的目的在于培育良種,提高種豬的生產性能,為肥豬生產提供大量品質優良的豬源。因此,種豬生產要著重抓好提高母豬多胎高產和子豬多活快長兩個關鍵技術環節。
實現母豬多胎高產
抓好母豬配種工作,提高母豬受胎率。
配種是實現多胎高產的第一關,搞好配種工作,主要是提高公豬的配種能力和促進母豬正常發情和排卵。
一是要提高公豬配種能力。俗話說,“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所以必須重視種公豬的選留,培育和利用,以提高公豬的配種能力。公豬的日糧應有完善的營養,以保證滿足其對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總營養水平的需要。還要恰當安排公豬飼喂、飲水、運動、配種和休息的時間。在公豬利用方面:開始配種的青年公豬年齡不能過早,一般在9月齡,體重約達成年公豬體重的70%時才開始配種為好。配種負擔也不能過度,一般成年公豬配種期負擔15頭~20頭母豬為宜。如過度會導致母豬受胎率不高和公豬早衰。
二是促進母豬正常發情和排卵。除公豬健壯外,還必須使母豬能正常發情和排出大量健壯的卵子,所以母豬應當體質健康結實,否則都會影響受胎率。除此外,還要完善日糧營養,要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及青飼料。可根據情況不同適當進行搭配。另外配種時間也是關鍵,要提高受胎率,配種時間一般在母豬發情開始后20小時~30小時進行,農村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俗話,過早過晚都會影響受胎率。為提高受胎率,還可采用重配種和雙重配的辦法。
養好妊娠母豬,提高子豬成活率。
母豬產子數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妊娠期的飼養管理條件。
養好妊娠母豬,要注意抓“兩頭”,即抓好懷孕前期和懷孕后期的飼養管理。母豬懷孕20天后,是受精卵著床階段,此時,對外界條件刺激相當敏感;懷孕后期,尤其是最后一個月,胎兒發育很快。而母豬分娩后前10天的泌乳量又主要靠妊娠期的儲備,因此,無論前期或后期,對妊娠母豬都要供給全價營養的日糧。尤其維生素不能缺乏,所以日糧可多搭配青飼料。還要在分娩時做好產前準備,搞好接產和難產救護工作,以保證母豬安全分娩產子,提高子豬的成活率。
提高母豬的泌乳力,保證子豬活潑健康。
母豬泌乳力與飼養管理和營養有關,而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是根據其產子數、豬乳的化學成分、泌乳量的多少進行考慮的,一頭哺乳母豬以產8頭子豬計算,每天營養中需要16500大卡~18000大卡消化能、700克~800克蛋白質、鈣37克~41克,如每增加一頭子豬,就要多供給1200大卡消化能。除滿足營養外,還要在分娩后6小時~8小時喂飲清潔水,應適當多加一些含有較多青綠多汁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