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需要種雞的營養需要與商品蛋雞基本相同。一個種蛋內所含的營養;必須滿足一個胚胎發育全過程需要。所以,種雞日糧中各種營養必須全價,才能提供合格種蛋和健康雛雞。種母雞的核黃素、吡哆醇和葉酸需要量都比商品蛋雞高50%,泛酸的需要量為商品蛋雞的5倍。提高日糧中的維生素水平,能增加種蛋中維生素的含量,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高水平的核黃素、泛酸和維生素Bl2對提高孵化率、雛雞成活率有明顯的效果。種母雞的微量元素需要量比商品蛋雞高一些,主要是為了胚胎發育的需要。目前,對種公雞的飼養標準仍不統一,一般都使用母雞飼養標準。然而,現代研究和實踐表明這是極不合理的,一是飼料中粗蛋白水平過高,二是鈣磷含量高。諸多資料表明,繁殖期種公雞營養需要較種母雞低,采用每千克飼料代謝能10.9~12.1兆焦,粗蛋白11%~12%,鈣1.5%,磷0.65%~0.8%的日糧對繁殖性能無不良影響。如果種用期采精頻率高,建議采用12%~14%的蛋白質飼糧。
公母分飼由于種公雞和種母雞營養需要的不同,現代化種雞場大都采用公母分飼。采用籠養人工授精方式的不需考慮此方面問題,而平養若想實現分飼則要借助某種設備。目前主要采取的辦法是:母雞用料槽采食,槽上裝有防護柵,柵格寬42~45毫米,正好相當于母雞頭寬度,母雞可自由伸頭進槽采食,而公雞不能;公雞用懸掛式料桶或料槽采食。將料桶或料槽吊離地面約41~46厘米,隨公雞背高調整高度,要求略高于公雞背部,以母雞夠不著、公雞立起腳能夠采食為原則。
限飼雞群達40周齡以后,雞體重不再增長,蛋重接近年平均蛋重,雞群已不能維持高產,產蛋開始緩慢下降。從這時起,要根據所飼養雞種,決定是否進行輕度限喂,有些品系能很好地利用飼糧中營養物質,采食量不大,不趨向積累過多體脂,因而不必限喂。而有些品系不是根據能量需要來調節進食量,往往過多消耗飼料,因此必須進行限喂。否則易于沉積脂肪,死亡率也較高。限制飼養也有質的限制和量的限制兩種方法,質的限制主要是控制能量和蛋白質,一般能量攝入可降低5%~10%,蛋白質水平降至每日每只15~16克(能適當降低蛋重,提高孵化率),日糧中鈣要增加至3.6%,但不應超過4%。關于量的限飼,一般認為少喂正常食量(自由采食)的8%~12%,但要注意減料要根據產蛋率下降速度逐漸減料,萬萬不能操之過急。種公雞限飼的原則是在保持良好生產性能前提下,盡量少喂,以維持最低體重標準為原則,但不允許有明顯失重。其喂料高峰一般在23~24周,較母雞早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