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的飼養階段是養雞過程的關鍵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包括運輸、育雛室、開食等的管理。
運輸,雛雞從孵房出來后,要注意保溫,如果用汽車運輸,最好四籠疊成一棟,上面用棉氈蓋好。如果路途較遠,最好每隔1-2小時檢查一次雛雞籠,檢查中間的籠溫是否過高,上、下籠的溫度是否過低,如果出現過高過低的現象,要進行調籠工作。雛雞運回來后,不要急于把它放出來,應讓他在籠內休息1小時后放出育雛室。
育雛室,育雛室的大小視飼養雛雞的數量多少來決定。1-7日齡的雛雞每平方米養30羽,隨著日齡的增大,飼養羽數逐步減少。育雛室的準備:飼養數量在200-300羽的,可利用舊房或閑置的空房來飼養。房內的雜物全部清除出去,有通風的地方要把墻塞好,窗戶可用塑料布封閉。地面要填平,鼠洞要塞好。并鋪好墊草和把喂雞所需的食槽,飲水器等放入室內。用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后再放雞進去。育雛室的保溫:剛出殼的雛雞要求保溫的溫度為35℃,以后每日降低0.5℃,直到與外界溫度持平為止。保溫時間冬、春季節為50天左右,夏秋季節為30天左右。保溫可用煤爐、電燈、紅外燈等保溫的溫度是否適合,主要看雛雞食料后的表現。雛雞吃飽料后,均勻的分布在育雛室內,并張翅伏地,不發出叫聲,為溫度適宜。如雛雞堆積熱源下,并發出吱吱的叫聲,不敢外出采食,證明溫度過低,需要升高溫度,直到均勻分布為止。如雛雞遠離熱源,跑到墻邊,并頻頻飲水,腳脛發紅干燥,證明溫度過高,需要降溫。
開食應該注意,雛雞出殼后12小時,便可開食。在開食前最好喂給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以補充出殼后失去的份。喂水時,逐羽喂給。然后再喂金錢牌雛雞料。從出殼到脫溫,每羽雛雞需500g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