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敗血癥是由局部炎癥感染擴散而繼發的全身性嚴重感染性疾病,是由細菌進入血液并產生毒素導致。此病在奶牛生產尤其是散養戶養殖中經常發生,發病主要原因由奶牛難產時助產不當引起。
發病原因及病原體
病因奶牛產后敗血癥通常是由難產、胎兒腐敗或助產不當,軟產道受到創傷和感染而發生:也可由某些疾病感染引起。如嚴重的子宮炎、子宮頸炎、陰道陰門炎、胎衣不下、子宮脫出、子宮復舊延遲以及嚴重的膿性壞死性乳房炎等。
病原體本病的病原菌,通過對發病奶牛的監測.通常是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等,而且在臨床上常為混合感染。
發病機制由于奶牛分娩時發生的創傷及生殖道黏膜淋巴管的破裂,同時分娩后母牛機體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細菌易侵入機體進入血液并產生毒素,導致臨床上奶牛發生產后敗血癥病。
臨床癥狀
奶牛產后敗血癥多呈亞急性病例,發病后如能得到及時治療。一般均可痊愈。急性病例如果延誤治療,病牛可在發病后2~4天內死亡。發病初期,奶牛體溫突然上升至40~41℃,觸診四肢末端及兩耳有冷感;病牛精神極度沉郁,常臥下,呻吟,頭頸彎于一側,呈半昏迷狀態;反射遲鈍,食欲廢絕,反芻停止,但喜歡飲水;同時產奶量驟減,2~3天后完全停止泌乳;眼結膜充血,且微帶黃色,病的后期結膜發紺,有時可見小出血點;脈搏微弱,每分鐘可達90-120次;呼吸加快;臨近死亡時,體溫急劇下降,且常發生痙攣。整個病程中出現稽留熱為敗血癥的一種特征性癥狀。
同時,患病牛往往有腹膜炎的癥狀,腹壁收縮,觸診敏感。隨著疾病的發展,病牛常出現腹瀉,糞中帶血,且有腥臭味,有時則發生便秘;由于脫水,眼球凹陷,表現高度衰弱。另外,病牛陰道內還有少量帶有惡臭的污紅色或褐色液體流出,內含組織碎片。陰道檢查時,母牛表現疼痛不安,黏膜干燥腫脹,呈污紅色。如果見有創傷,其表面多覆蓋一層灰黃色分泌物或薄膜。直腸檢查可發現子宮復舊延遲,子宮壁厚而弛緩。
治療原則和措施
產后敗血癥是局部炎癥感染擴散而繼發的嚴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程發展急劇,所以治療必須及時徹底。
徹底處理病灶對生殖道的病灶,可按子宮內膜炎治療或處理,但絕對禁止沖洗子宮,并盡量減少對子宮和陰道的刺激,以免炎癥擴散,加劇病情。為促進子宮內聚集的滲出物的迅速排出,可使用催產素和前列腺素等。
應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為消滅侵入體內的病原菌,要及時全身應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有條件的可進行藥敏試驗。抗生素的用量要比常規劑量稍大一些,并連續使用,直至體溫降至正常2~3天后為止。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可選擇先鋒霉素、青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魚腥草注射液等。
強心補液,增強機體抵抗力為促進血液中有毒物質排出和維持電解質平衡,防止組織脫水,可靜脈注射葡萄糖液和生理鹽水:補液時添加5%碳酸氫鈉溶液及維生素C,同時肌肉注射復合維生素B。另外,可根據病情酌情應用強心劑、子宮收縮劑等。
靜脈注射鈣制劑鈣劑對改善血液滲透性,促進微循環,增進心臟活動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可靜脈注射10%氯化鈣溶液150~2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鈣溶液500~800毫升。由于鈣劑對心臟作用強烈,注射必須盡量緩慢,否則可引起休克或心跳驟然停止而死亡。對病情嚴重、心臟極度衰歇的病牛應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