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咬尾癥,又稱為“反不適綜合癥”。凡是會引起豬感覺不舒服的各種環境的、營養的、心理的因素均可造成豬群發生咬尾現象。嚴重影響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因應激原是多方面的,應激反應是非特異的,且發生于不同的飼養階段。故防制措施應是綜合性的,并應貫穿于養豬生產的始終。
滿足豬的營養需要應根據豬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飼喂全價飼料。
合理組群將品種、體重、體質、采食量和性情等相近似的豬同圈飼養。
飼養密度要適當應根據圈舍大小而定,冬密夏稀,豬群密度適中。
早去勢不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體品質,而且能避免因相互爭斗、或公母相互爬跨而引發咬尾癥。
保持良好的環境條件豬對衛生環境很敏感,保證舍內適宜的生存小環境。
斷尾斷尾是控制咬尾癥的一種有效措施。用直接剪斷法或間斷法(此法簡便、不出血、不發炎、效果好)。
妥善處理被咬的豬只在飼料中適當增加復方維生素及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圈內布撒煤炭或紅土;咬傷的豬及時清創、消毒,嚴重的用抗菌素治療。
定期驅蟲根據環境條件、寄生蟲種類及發育規律,對所養豬要定期驅蟲。
放置玩具適合豬只啃、咬,如鐵鏈、膠胎、不易碎塑料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