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原料
要根據鴨的消化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階段,再結合當地的飼料資源,考慮飼料的消化性、適口性及營養性。飼料體積的大小是影響鴨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雛鴨的飼料體積應小,這樣采食的營養量才較多,而育成鴨的飼料體積應大才能起到限飼的作用。
飼養標準
以飼養標準為基礎,根據鴨的生產目的、年齡、生產性能、環境條件和管理條件等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確定適宜的營養需要量。飼料配合
飼料配合時應盡可能多選用幾種飼料,無論是谷類飼料還是蛋白質飼料,這樣可充分發揮飼料原料間營養物質的互補和平衡作用,提高日糧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率。
經濟原則
飼料來源應因地制宜,盡可能選用當地生產、經濟實用、來源方便的飼料。飼料原料應多樣化,并要考慮飼料價格,力求降低配合飼料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飼料原料
飼料原料質量應符合標準要求,品質和適口性要好。粉狀原料如魚粉、肉粉等,因其來源不同,營養物質含量差異很大,要防止摻假和以次充好;飼料原料中水分含量要符合標準要求,水分過高其營養物質相對減少;發霉變質、被農藥污染的飼料或含有有害物質的原料不能使用,菜籽餅和棉籽餅應去毒并限量使用。
日糧配合
日糧配合要相對穩定,如確需改變時,應逐漸過渡,最好有1周的過渡期,否則會引起應激反應,降低生產性能。
充分拌勻
各種飼料必須充分拌勻,特別是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藥物等各種添加劑,更要注意拌勻,否則會引起不良后果。
貯存條件
飼料應貯存在干燥、陰涼處。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會加速維生素和養分的破壞。雖然添加霉菌抑制劑和抗氧化劑有助于延長飼料的貯存期,但也應在4周內用完。
嚴格操作
在配合飼料生產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經常查找質量管理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