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控制,很多養(yǎng)殖戶還是按照老辦法,前三天育雛溫度在34℃以上,有的甚至到36%:以上,而后期降溫幅度較大,晝夜溫差大。育雛溫度過高導致雞苗飲水量大、吃料緩慢、排稀便、營養(yǎng)消化不充分、呼吸加快、體內(nèi)代謝不平衡、甚至導致張口呼吸和脫水,嚴重時發(fā)病死亡。雞舍環(huán)境溫度每天的溫差不應超過1℃,溫差太大,雞群受冷熱應激,容易感染疾病。正確的育雛溫度1日齡雛雞應在33~34℃,到7日齡時,環(huán)境溫度應降低到30~31℃。以后每周下降2~3℃,至35日齡時,雞舍溫度應控制在19~20℃。
濕度控制,適宜的濕度能使舍內(nèi)溫度更加均勻,防止雞只脫水,尤其是預防育雛第一周因為雞舍濕度過低導致的均勻度差及生產(chǎn)性能低下,也有利于雞只羽毛的生長、換羽和雞體保溫,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呼吸道疾病、球蟲病和腳墊的發(fā)生。第一周濕度應控制在60%~65%,隨著日齡的增大濕度應控制在50%~70%。
通風控制,養(yǎng)雞戶中有很多人在育雛時只重視保溫,而輕視通風換氣。由于通風不良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氨氣中毒等。這些有害氣體,會造成雞苗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嚴重時大量死亡。推薦最小通風量應不小于0.50~0.60cfm/kg(0.01416一~0.01699m3/m/kg),除了要保證有害氣體不超標,還要保證氧氣的含量大于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