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視遺傳因素。好的品種意味著高的生產潛能。而實際生產中,很多養豬戶不注重對豬種的選擇,以飼養血緣不清的土雜豬為主,同時沒有考慮到近親的危害,長年使用1~2頭公豬對全村的母豬進行配種,導致生豬品種退化嚴重,仔豬的遺傳性疾病增多。有的養豬戶從鄰近的集市上購買仔豬,對仔豬的遺傳品質和飼養情況不甚了解,再加上過秤、運輸和飼料改變等應激因素的存在,購回的仔豬很容易發病,由此造成的損失很大。
2.豬舍環境惡劣。很多養豬戶建的豬舍冬不御寒、夏不防暑,有的根本沒有排污措,成糞水橫溢,病原微生物繁殖致豬生病。
3.豬舍消毒不徹底。很多養豬戶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沒有采取過任何消毒措施,即使有些養豬戶具有這種意識,也僅僅是象征性的做一做,消毒極不徹底。特別是自繁自養的養豬戶,因為在母豬產仔時消毒不嚴格,很多小豬生下后沒幾天就出現了下痢等情況,死亡率很高。
4.營養供應不合理。一些養豬戶為了節省開支,自家有啥喂啥,不考慮豬的營養需要,更不按階段飼喂配合飼料,致使豬營養不合理,體質下降,發病率升高。
5.防疫觀念錯誤。一些養殖戶不注重疫苗接種工作,而是將健康生產寄希望于病發后的藥物治療。動物一旦發病,要么不經確診,胡亂用藥;要么劑量不足,造成用藥時間延長,病癥不見好轉,使機體產生抗藥性;要么用藥過量,造成豬只慢性中毒;要么混合使用多種藥物,忽略配伍禁忌,造成藥效降低,毒副作用加大,甚至導致豬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