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豬的飼養和管理
仔豬的飼養管理是養豬生產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哺乳期仔豬更是重中之重??茖W合理的飼養管理與仔豬成活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當前根據飼養和管理水平的不同,仔豬成活率也不盡相同,有的高達98.5%以上,有的達75%還弱,甚至有的不足50%。因此利用改善營養狀況和環境條件來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潛力很大。
1.1 環境溫度的控制
由于仔豬調節體溫的機能不完善,其體內能量的儲存較少,對低溫的適應性極差,故“小豬怕冷”,低溫就成為仔豬的頭號大敵,其對仔豬的直接危害是凍死,但又是仔豬被壓死、餓死、患病的誘因。因此,保溫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具體方法:為仔豬設一個取暖小窩,要求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除了進出口和頂口之外不能有通風的縫隙(在仔豬5日齡以后十幾頭仔豬擠在一起,不需另外增溫就可以達到其所需要的環境溫度,從而節約電費和煤)。當低溫時使用紅外線燈泡(100W、120W、150W、250W、275W)、電熱板(110W、230W)及水暖氣等措施亦可加強保溫工作,仔豬適宜的溫度為1~8日齡28℃~31℃、9~35日齡28℃~22℃;在生產中如果仔豬常堆疊在一起,即所謂“扎堆”,說明環境溫度較低,應立即增溫保溫。
1.2 讓仔豬及時吃足初乳和固定乳頭
母豬的乳汁分為初乳和常乳,所謂的初乳是指母豬分娩3天以內的乳汁,初乳比常乳濃,其中白蛋白、球蛋白(易被仔豬吸收利用)含量比較高,脂肪含量較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白細胞、酶等較常乳高。這些物質對新生仔豬有著特殊的生理作用,特別是能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因此,在仔豬出生1.5h內必須讓其吃足初乳。仔豬有固定奶頭吃奶的習性,為仔豬按固定的奶頭吃過幾次以后放奶時就可以讓其自己找它吃的奶頭,個別仔豬再人為的輔助一下就行了,但需注意的是,在生產中常應將留種的和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和中間幾對奶頭吃奶。
1.3 提早補料
仔豬在哺乳后期的營養靠母乳是不夠的,還必須補喂飼料。一般仔豬20日齡前以母乳為主,以后則逐步過渡到以飼料為主。具體方法:給仔豬補料要早,一般5日齡開始訓練仔豬喝水,7日齡訓練仔豬吃料、補料以自由采食為最佳方式,要求每天更換一次剩余飼料,補料時要量少而新鮮,乳豬料必須使用高品質的誘食料和開食料,不要采用品質低劣的或自配料飼喂仔豬,品質優良的飼料不但能補充母乳的不足、提早開食、提高斷奶體重,還可減少仔豬斷奶前后腹瀉性疾病的發生率。
1.4 給仔豬補鐵和硒
補鐵可防貧血,所以在仔豬出生1~3日齡時需補鐵,即每頭仔豬肌注1 mL(含鐵150 mg);15日齡時第2次補鐵,每頭仔豬1.5 mL(含鐵220 mg)。補硒,仔豬出生1~3日齡和斷奶時,分別給每頭仔豬肌注0.1%亞硒酸鈉溶液0.5~1 ,補硒和補鐵亦可同時進行注射鐵硒合劑。
1.5 預防仔豬腹瀉
按程序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如大腸桿菌多價苗,豬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以提高初乳中特異性母源抗體的水平,從而使仔豬獲得被動免疫力。豬舍內要求通風良好,保持清潔衛生和適宜的環境溫度(19~23℃)及充足的母乳是預防仔豬下痢的關鍵因素。
1.6 寄養和并窩
在生產中常遇到以下情況:有些母豬產仔太少,每窩產4~5頭甚至更少,有些母豬產仔過多,每窩產15~20頭,限于泌乳量和奶頭數,產仔多的母豬無法全部哺育其所產仔豬,而有些母豬則因產后泌乳不足或產后因疾患等原因無法自行哺乳,遇到以上情況為提高仔豬成活率和平均分配母豬奶水,需要寄養和并窩。具體方法為:寄養的兩窩仔豬日齡不能相差太大,以3日內為最好,寄養和并窩的仔豬一定要吃足初乳;其一般在夜間進行,并在仔豬身上涂上寄母的奶水、尿和酒精以防止母豬嗅到被寄養仔豬的異味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