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章 » 疾病診治 » » 正文

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0  來源:本站  作者:信風  瀏覽次數:613
核心提示: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稱非洲豬瘟疫、疣豬病,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以高熱、網狀內皮系統出血和高致死率為特征。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為預防、控制和撲滅非洲豬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1. 適用范圍本規范規定了非洲豬瘟的診斷、報告、處置、預防與控制等技術措施。本規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與非洲豬瘟防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稱非洲豬瘟疫、疣豬病,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以高熱、網狀內皮系統出血和高致死率為特征。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為預防、控制和撲滅非洲豬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1. 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非洲豬瘟的診斷、報告、處置、預防與控制等技術措施。

本規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與非洲豬瘟防治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2. 診斷

2.1流行病學

2.1.1 傳染源

病豬、康復豬和隱性感染豬為主要傳染源。帶毒鈍緣軟蜱也是傳染源之一。

2.1.2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接觸或采食被非洲豬瘟病毒(ASFV)污染的物品經口傳染;短距離可經空氣傳播;也可經鈍緣軟蜱叮咬傳播。

2.1.3 易感動物

家豬、野豬易感。家豬高度易感,且無明顯的品種、日齡和性別差異。歐亞野豬易感,但非洲野豬,特別是疣豬(Phacochoerus africanus)和藪豬(Potamochoerus porcus)雖感染該病毒,但不表現臨床癥狀。

2.1.4 潛伏期

一般為15天。直接接觸感染的潛伏期為5~19天,鈍緣軟蜱叮咬感染的潛伏期一般不超過5天。

2.1.5 發病率和病死率

家豬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高達100%。不同毒株致病性有所差異,強毒力毒株可導致豬在12~14天內100%死亡,中等毒力毒株病死率一般為30%~50%,低毒力毒株僅可引起少量豬只死亡。

2.1.6 季節性

該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可常年發病。

2.2臨床癥狀

2.2.1 最急性:無臨床癥狀突然死亡。

2.2.2 急性:體溫可高達42℃,沉郁,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可視黏膜潮紅、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共濟失調或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其它神經癥狀。妊娠母豬流產。病死率高達100%。病程1~7天。

2.2.3 亞急性:臨床癥狀同急性,但癥狀較輕,病死率較低,持續時間較長(約3周)。體溫波動無規律,常大于40.5℃。小豬病死率相對較高。

2.2.4 慢性:波狀熱,呼吸困難,濕咳。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毛色暗淡。關節腫脹,皮膚潰瘍。

2.3病理變化

漿膜表面充血、出血,腎臟、肺臟表面有出血點,心內膜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點,胃、腸道粘膜彌漫性出血。膽囊、膀胱出血。肺臟腫大,切面流出泡沫性液體,氣管內有血性泡沫樣粘液。脾臟腫大,變軟,呈黑色,表面有出血點,邊緣鈍圓,有時出現邊緣梗死。頜下淋巴結、腹腔淋巴結腫大,嚴重出血。

2.4實驗室檢測

2.4.1樣品的采集、運輸和保存(見附件1)。

2.4.2血清學檢測

應在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或農業部指定實驗室進行。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用于檢測血清樣品中的病毒特異性抗體。

間接免疫熒光抗體試驗(IFA):檢測血清樣品,用于ASF感染豬確診。

2.4.3 病原學檢測

應在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或農業部指定實驗室進行。

病毒分離:可以采集活豬全血樣品、病死豬的肝臟、脾臟、肺臟和心臟低溫下運送到具備BSL-3以上生物安全防護條件的實驗室進行病毒分離檢測。

血細胞吸附試驗(HAD):適宜該法檢測的樣品有,抗凝血(用肝素或EDTA作抗凝劑)、脾臟、扁桃體、腎臟、淋巴結。

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S-ELISA):通過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檢測樣品中的目的抗原。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可檢測和鑒定所有已知ASFV基因型,包括無血細胞吸附能力的病毒和低致病力的分離株,尤其適用于病毒失活的組織樣品檢測。

2.5結果判定

2.5.1 臨床可疑病例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且至少符合2.2.1、2.2.2、2.2.3、2.2.4和2.3項之一,并且排除豬瘟,可初步判定為臨床可疑非洲豬瘟病例。

2.5.2 疑似病例

臨床可疑病例,且2.4.2項任一項血清學方法檢測陽性,可判定為疑似非洲豬瘟病例。

2.5.3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且2.4.3項任一項病原學方法檢測陽性,可判定為確診非洲豬瘟病例。

3. 疫情報告和確認

3.1 疑似疫情的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野豬異常死亡,家豬出現2.2的臨床癥狀的,應當立即向當地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當地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初步判定為非洲豬瘟疫情的,應在2小時內報本地獸醫主管部門,并逐級上報至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診斷為疑似非洲豬瘟疫情時,應立即報告省級獸醫主管部門和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省級獸醫主管部門應在1小時內報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

3.2 確診疫情的報告

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或農業部指定實驗室確診為非洲豬瘟疫情時,應立即通知疫情發生地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獸醫主管部門,同時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

3.3 疫情確認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根據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或農業部指定實驗室確診結果,確認非洲豬瘟疫情。

4. 疫情處置

4.1疑似疫情處置

4.1.1接到報告后,縣級獸醫主管部門應組織2名以上獸醫人員立即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判定為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的,及時采集樣品送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或農業部指定實驗室進行確診。

4.1.2 對發病場(戶)實施隔離、監視,禁止易感動物、畜產品、飼料及有關物品移動,并對其內、外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見附件2)。

必要時采取封鎖、撲殺等措施。

4.2確診疫情處置

疫情確診后,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

4.2.1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

4.2.1.1疫點:發病家豬或野豬所在的地點。相對獨立的規模化養殖場(戶),以病豬所在的場(戶)為疫點;散養豬以病豬所在的自然村為疫點;放養豬以病豬所在的活動場地為疫點;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疫情的,以運載病豬的車、船、飛機等運載工具為疫點;在市場發生疫情的,以病豬所在市場為疫點;在屠宰加工過程中發生疫情的,以屠宰加工廠(場)為疫點。

4.2.1.2 疫區 由疫點邊緣向外延伸3公里的區域。

4.2.1.3 受威脅區 由疫區邊緣向外延伸10公里的區域。對有野豬活動地區,受威脅區應為疫區邊緣向外延伸50公里的區域。

劃定疫區、受威脅區時,應根據當地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等)、人工屏障(道路、圍欄等)、野生動物棲息地存在情況,以及疫情溯源及跟蹤調查結果,綜合評估后劃定。

4.2.2封鎖

疫情發生所在地縣級以上獸醫主管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人民政府在接到報告后,應在24小時內發布封鎖令。

跨行政區域發生疫情時,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對疫區實行封鎖。必要時,上級人民政府可以責成下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

4.2.3對疫點應采取的措施

4.2.3.1 撲殺并銷毀疫點內的所有豬只,并對所有病死豬、被撲殺豬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見GB 16548)。

4.2.3.2 對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污染飼料和墊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

4.2.3.3 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豬舍、場地進行嚴格徹底消毒。出入人員、車輛和相關設施要按規定進行消毒(見附件2)。

4.2.3.4 禁止易感動物及其產品出入。

4.2.4對疫區應采取的措施

4.24.1 在疫區周圍設立警示標志,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設置臨時消毒站,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對出入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見附件2)。

4.2.4.2撲殺并銷毀疫區內的所有豬只,并對所有被撲殺豬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見GB 16548)。

4.2.4.3 采取措施禁止易感動物及動物產品出入。

4.2.4.4 關閉生豬交易市場和屠宰場。

4.2.4.5 對豬舍、用具及場地消毒。

4.2.5對受威脅區應采取的措施

4.2.5.1 禁止易感動物出入和豬相關產品調出,豬相關產品調入必須進行嚴格檢疫。

4.2.5.2關閉生豬交易市場。

4.2.5.3對生豬養殖場、屠宰場進行全面監測和感染風險評估,及時掌握疫情動態。

4.2.6野生動物控制

應對疫區、受威脅區及周邊地區野豬分布狀況進行調查和監測,并采取措施,避免野豬與人工飼養的豬只(包括自養存活在野外的及家養育種野豬)接觸。當地獸醫部門與林業部門應定期相互通報有關信息。

4.2.7蟲媒控制

應在疫點、疫區、受威脅區制定并實施鈍緣軟蜱控制計劃,查清蟲媒分布,并采取殺滅鈍緣軟蜱等蟲媒控制措施。

4.2.8非疫區應采取的措施

4.2.8.1 加強檢疫監管,禁止從疫區調入生豬及豬產品。

4.2.8.2 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提高養殖戶防控意識。鼓勵自繁自養,防止疫情傳入。

4.2.8.3加強疫情監測,及時掌握疫情發生風險,做好各項防控工作,防止發生疫情。

4.2.9疫情跟蹤

對疫情發生前21天內以及采取隔離措施前,從疫點輸出的易感動物、相關產品、運輸車輛及密切接觸人員的去向進行跟蹤調查,分析疫情擴散風險。必要時,對接觸的豬只進行隔離觀察,對相關產品進行消毒等無害化處理。

4.2.10疫情溯源

對疫情發生前21天內,引入疫點的所有易感動物、相關產品來源及運輸工具進行追溯性調查,分析疫情來源。必要時,對輸出地豬群或接觸豬群進行隔離觀察,對豬產品進行消毒等無害化處理。

4.2.11解除封鎖

疫點和疫區內最后一頭豬死亡或撲殺,并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21天后,再設置10頭哨兵豬監測21天,經疫情發生所在地上級獸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由所在地縣級以上獸醫主管部門向原發布封鎖令的人民政府申請解除封鎖,由該人民政府發布解除封鎖令,并通報毗鄰地區和有關部門,報上一級政府備案。

4.2.12禁養時限

解除封鎖后6個月內,原疫區內禁止養豬。

4.2.13處理記錄

對處理疫情的全過程必須做好完整詳實的記錄,并歸檔。記錄保存年限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

5. 預防控制

5.1阻斷傳入

各邊境地區要加強邊境地區防控,堅持內防外堵,切實落實邊境巡查、消毒等各項防控措施。與曾發生和正在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和地區接壤省份的相關縣市,邊境線50公里范圍內禁止生豬養殖;國際空、海港所在城市的機場和港口周邊禁止生豬養殖。嚴格落實對來自非洲豬瘟國家和地區的動物、動物產品的禁止進口措施。

5.2飼養管理

5.2.1 易感動物飼養、生產、經營等場所必須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建立并實施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5.2.2 應采取措施避免家養豬群與野豬、蜱類蟲媒的接觸。

5.2.3 嚴禁使用泔水飼喂豬。

5.3日常監測

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密切關注境外疫情,科學研判疫情態勢。充分發揮國家動物疫情測報體系的作用,按照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加強對非洲豬瘟的監測。

林業部門要開展邊境地區野豬和媒介昆蟲軟蜱的調查監測,摸清底數,為非洲豬瘟風險評估提供依據。

5.4檢疫監管

加強對國際航行運輸工具、國際郵件、出入境旅客攜帶物的檢疫,做好非法入境的來自疫區的豬、野豬及其產品的銷毀處理工作。

引種檢疫工作時應加強非洲豬瘟檢疫。做好豬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加強跨境調運豬及其產品的檢疫監督。

5.5宣傳培訓

廣泛宣傳非洲豬瘟的防范知識和防控政策,增強進出境旅客、邊境地區群眾和相關從業人員的防范意識,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加強基層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提高非洲豬瘟的診斷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提高非洲豬瘟和豬瘟的鑒別診斷水平,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置疑似疫情,消除疫情隱患。

附件1

樣品的采集、運輸與保存

當懷疑有非洲豬瘟疫情發生時,應對豬群、野豬群以及與豬科相近的動物群屬采集以下樣品進行檢測:抗凝血(用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抗凝劑)、脾臟、扁桃體、腎臟和淋巴結。此外,還應采集蜱、虻等昆蟲蟲媒進行檢測。

采集的樣品應在低溫和密封狀態下運輸到實驗室。樣品的包裝和運輸應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農業部《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運輸包裝規范》的規定。

1 血液樣品

1.1血液樣品采集后,加入含有EDTA或肝素抗凝劑的無菌試管中,可能時,每份血液樣品采集2管,每管采集5mL,以便為復檢準備充足的樣品。

1.2對擬分離血清的血液樣品,室溫放置12~24 h,收集血清,放入冰盒后低溫運輸至檢測實驗室。待檢血清到達實驗室后,20℃(短期)或-70℃(較長期)保存;

1.3對擬進行病毒分離或病原檢測的血液樣品,按規定包裝后低溫運輸至檢測實驗室,并于-70℃以下保存以保持病毒的感染性。-20℃以上保存時,病毒感染性很快喪失,但4℃保存時,感染性能保持數周至數月。

2 組織樣品

2.1 首選脾臟,其次為淋巴結。選取直徑約1cm的組織樣品,放入含100IU/mL青霉素和100μg/mL鏈霉素的PBS溶液中,或放入50%甘油PBS液中,4℃保存運輸。

2.2 為保持病毒的感染性,樣品到達實驗室后,立即放入-70℃以下低溫冰柜冷凍保存。

3 蜱

3.1 將收集的軟蜱放入有螺旋蓋的50mL樣品瓶/管中。樣品瓶/管中放入少量土壤,蓋內襯以紗布,以便使空氣流通。

3.2 長期保存時,將盛蜱容器放在比較涼爽的地方(20~25℃),可以在瓶底放些濕的棉花以保持一定的濕度。

3.3 為保持病毒的感染性,應將蜱放在-70℃(液氮、干冰或-70℃超低溫冰柜)保存。

3.4 僅對蜱樣品進行形態學觀察時,可以放入100%酒精中保存。這種情況下保存的樣品僅能用于PCR檢測。酒精中保存時,1.5mL帶螺旋蓋的塑料管,1份蜱9份酒精。

附件2

非洲豬瘟消毒技術

1 藥品種類

最有效的消毒藥是10%苯及苯酚、去污劑、次氯酸、堿及戊二醛。堿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適用于建筑物、木質結構、水泥表面、車輛和相關設施設備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適用于人員消毒。

2 設備和必需品

2.1 清洗工具:掃帚、叉子、鏟子、鍬和沖洗用水管。

2.2 消毒工具:噴霧器、火焰噴射槍、消毒車輛、消毒容器等。

2.2 消毒劑:酚類、氯制劑類等合適的消毒劑。

2.4 防護裝備:防護服、口罩、膠靴、手套、護目鏡等。

3 疫點內飼養圈舍清理、清洗和消毒

3.1 對圈舍內外消毒后再行清理和清洗。

3.2 首先清理污物、糞便、飼料等。

3.3 對地面和各種用具等徹底沖洗,并用水洗刷圈舍、車輛等,對所產生的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3.4 對金屬設施設備,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

3.5 對飼養圈舍、場地、車輛等采用消毒液噴灑的方式消毒。

3.6 飼養圈舍的飼料、墊料等作發酵或焚燒處理。

3.7 糞便等污物作化學處理后深埋、堆積密封或焚燒處理。

4 交通工具清洗消毒

4.1 出入疫點、疫區的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性消毒點,對出入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進行消毒。

4.2 疫區內所有可能被污染的運載工具應嚴格消毒,車輛內、外及所有角落和縫隙都要用消毒劑消毒后再用清水沖洗,不留死角。

4.3 車輛上的物品也要做好消毒。

4.4 從車輛上清理下來的垃圾和糞便要作無害化處理。

5 生豬交易市場消毒清洗

5.1 用消毒劑噴灑所有區域。

5.2 飼料和糞便等要化學處理后深埋、發酵或焚燒。

6 生豬屠宰、加工、儲藏等場所清洗消毒

6.1 所有生豬及其產品都要化學處理后深埋或焚燒。

6.2 圈舍、過道和舍外區域用消毒劑噴灑消毒后清洗。

6.3 所有設備、桌子、冰箱、地板、墻壁等用消毒劑噴灑消毒后沖洗干凈。

6.4 所有衣服用消毒劑浸泡后清洗干凈,其他物品都要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消毒。

6.5 以上所產生的污水要經過處理,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7 消毒頻率

疫點每天消毒3~5次連續7天,之后每天消毒1次,疫區內疫點以外的區域每天消毒1次,持續消毒21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文章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渑池县| 集安市| 永善县| 阿拉善右旗| 班戈县| 涪陵区| 博乐市| 海伦市| 崇州市| 太湖县| 桐城市| 平定县| 南江县| 竹山县| 都安| 惠东县| 甘肃省| 武城县| 芷江| 丹东市| 平乐县| 城固县| 汤原县| 金沙县| 梁平县| 和田县| 永胜县| SHOW| 通化县| 文昌市| 枣庄市| 东宁县| 台湾省| 礼泉县| 呼伦贝尔市| 巴东县| 昌黎县| 陇南市| 江华|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