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癥狀
該病病程較長,在不同發病階段,所變現出來的癥狀也有所差別。在感染各時期的主要癥狀如下:
早期病魚體色發黑,離群獨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有時出現不停地游動,病魚體表某些部位出現數目不等的斑塊狀充血或出血病灶,病灶處鱗片脫落,剖檢內臟無明顯病變。
中期病灶部位皮膚逐漸潰爛,肌肉壞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潰瘍,嚴重時露出紅色肌肉,剖檢可見脾臟顏色變淺,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道糜爛有膿狀粘液。
后期病灶面積進一步擴大,潰爛的深度也加大,嚴重時露出骨骼和內臟,剖檢肝臟腫大,腎臟腫大有出血點。對于特別敏感的魚如烏鱧,可帶著潰瘍存活很長時間,損傷會逐步擴展加深,以至到達身體較深的部位,甚至造成頭蓋骨軟組織和硬組織的壞死,使活魚的腦部暴露出來。多數病魚死后沉底,待腐爛脹氣后才浮出水面,少數在水面緩游或扒邊,撈起病魚觀察可見身體肌肉有塊狀壞死,嚴重者可見骨刺和內臟。剪開腹腔可見肝點狀出血,少數魚并發腸炎和爛鰓。池塘漂有大量油狀物,鼻聞有腐臭味。
爛身病的治療措施
雖然說爛身病一旦發病后,治療難度非常大,用藥療程也較長,但只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還是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進行控制的。在多年的防治實踐中,我們摸索總結出如下的治療方案,供廣大從業人員參考。
第一步:調水、解毒
由于發病魚塘大多亞硝酸鹽濃度較高,水面有死魚尸油,而且養殖戶多用過毒性較大的烈性消毒藥和殺蟲藥,所以只有先調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續用藥的效果。降氨祛毒活水、水質保護解毒劑化水后全池潑灑,同時停止投喂冰鮮魚或雞腸子。
第二步:消毒
為防止病原擴散,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況下,發病后魚體質較弱,不宜選用刺激性較大的消毒劑進行消毒,宜選用殺菌硫醚、菌毒克、復合碘等溫和型消毒劑進行消毒。實踐表明,在水溫和水體中有機質濃度較低時,使用殺菌硫醚消毒效果較好,而水溫和水體有機質濃度均較高時,使用殺菌硫醚+菌毒克效果較好。
第三步:內服藥物
消毒后再內服消炎生肌的藥物可促進傷口早日愈合。用四黃抗毒+金氟康消炎生肌,配以護肝敗毒素或免疫肝寶進行增效和矯正,再配上包被維生素C或誘食活性酵母改善藥餌的適口性和補充營養。連續投喂5天~7天后撈魚檢查可發現魚體一些小傷口已基本愈合呈方塊狀補丁樣,且補丁顏色與周圍顏色不一致而多呈現灰色。若有大一點的傷口尚未愈合,可酌情繼續補喂藥餌直至其愈合。
爛身病屬于一種慢性病,治療有較大的難度,在治療過程中切記應注意如下事項:(1)治療期間及剛治好病后不要大量換水、大量施肥及捕魚,以免引起應激反應,而加重病情或導致魚病復發。(2)治療期間最好不要投喂冰凍海水魚或雞腸子,宜選擇新鮮淡水小雜魚或大廠的各種肉食性魚類專用配合飼料制作藥餌進行投喂。(3)發病后,必須及時撈除病死魚,并采取無害化處理,以爭取盡早控制病情,防止擴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