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宜的飼養方式農戶大多喜歡的飼養方式是網上養殖,因為它可以減少疾病,節省藥費,且飼養密度也較大。但其前期投入太大,常造成了部分養雞戶資金緊張,只好“虐待”雞,讓其營養差一點。其實地面養雞只要防疫做的好,比如進出場換衣、鞋,雞舍常消毒,墊料勤更換等,效益也是很好的。菜農和果農常在其菜地、果園里套養土雞,這種方式非常好,但必須注意預防農藥中毒。
2.改善環境衛生養雞戶要注意飼料衛生、空氣衛生和飲水衛生。有些雞場常年病不斷,很多時候由于水源受污染引起。有的養雞場里,蚊、蠅肆虐,因而引發了很多的疾病。雞體內的病原微生物通過使用抗生素來控制越來越行不通了,因為其藥物殘留量太大,且成本較高,現在多是用加酶益生素來替代,實踐表明,它不但改善了雞場環境衛生,而且改善了雞體腸道衛生,增加了雞的生產能力。
3.注意育雛管理育雛期損失雞苗在很多養殖戶看來是司空見慣的事,也是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此階段的育雛條件,初飲與開食、育雛光照,育雛密度不合理及大腸桿菌感染、雞白痢感染等都會引起雞苗的死亡。適時的投入藥物會減少這種損失,如2~5日齡用氟哌酸、恩諾沙星預防雞白痢;15~17日齡用強力霉素、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預防慢性呼吸道及大腸桿菌病;22~25日齡,38~42日齡預防慢性呼吸道和大腸桿菌病。
4.減少應激養雞戶已認識到聲、光、色和飼料更換、轉群、免疫接種、更換飼養人員等,常會帶來雞產蛋率下降或肉雞當天采食量下降。要盡可能減少應激是保證雞群高產出的基礎,但雞確實太敏感,我們需要用經濟的土辦法來克服,比如農村有在雞舍前種植有藤植物的辦法減緩熱應激,冬天用燒土坑來避免煤氣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