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疾病的特點:
1.傳染病的流行強度和毒力有所改變;
2.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嚴重;
3.傳染病的病原變異和型號增多;
4.多重耐藥和超級耐藥菌株較嚴重;
5.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增多和季節性不明顯;
6.新病不斷出現;
7.病程長,愈后生長緩慢。
以上這些疾病的特點及發生離不開一個最大的誘因----應激,應激引起疾病越發嚴重,而應激都會發生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損傷。當免疫功能正常時損傷通過5至7天機體就能自行修復,而當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時,損傷不能修復,感染門戶大開,疫情加重。由此來看疾病都是從粘膜損傷部位侵入機體的,沒損傷就沒感染。粘膜是畜禽的第一道屏障,確保粘膜的完整性,才能保證機體不感染、不發病。
由于病毒的變異加快,疫苗的保護率降低,感染加重。造成機體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機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這時免疫就很容易引發疾病,例如:呼吸道、新城疫、流感等這些常見疾病。一旦出現疾病,我們往往是治療表面癥狀,有呼吸道專一治療呼吸道,不考慮疾病是怎么來的。飼養管理不合理、天氣變化、應激都會導致畜禽狀態的改變。所以無論什么疾病都不要忽略機體自身的狀態。只要提高飼養管理,減少應激,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加強對外界的抗病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依靠藥物治療的,而是靠免疫器官自身調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達到平衡狀態,它的抗病能力最強。
根據疾病的發病特點及根源,一定要選擇用藥,由于養殖朋友過度依賴疫苗免疫,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化學藥物“抗病毒”或“模糊治療”,導致病毒變異、細菌耐藥,機體器官損傷,疾病沒治好,雞也不長了,抗生素、抗病毒藥雖然有很好的殺滅病原的功能,但是,藥物進入體內是需要有相應的受體結合后才能起作用的,假如沒有細菌感染,體內組織細胞就沒有相關受體,而我們使用大劑量的抗生素(甚至是高濃度的原料藥)、抗病毒西藥去“防病”時,這些藥物就會游離在體液中被肝臟滅活,然后經由腎臟排泄;當我們不斷的投藥,甚至超劑量的預防性用藥,就加大了肝腎負擔,造成肝臟中毒、腎臟衰竭!另一方面,長期、重復的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甚至使用原料藥預防疾病時,病原反復接觸藥物刺激,產生耐藥性,成為超級耐藥細菌和變異病毒,加大了疾病治療難度!
而在治療當前復雜的雞病時,一直存在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的現象,為了“提高療效”多種藥物混合使用,大劑量藥物長時間使用等,過多的藥物,或者藥物之間配伍比例不恰當,藥物使用時間不合適,都會引起藥物中毒而治療效果降低,例如在治療混合感染時大家習慣用“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科學的配伍是1:2:8,而很多的藥廠或者養殖戶用原料自給配伍5:4:8,因為藥物相互競爭受體,會導致大部分的阿奇霉素和林可霉素游離,成為藥物毒素,導致嚴重的腎毒性!例如抗病毒的化藥利巴韋林、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等,會造成畜禽低溫厭食,不愛吃東西,使體質降低,免疫力下降,這時容易引發疾病的發生。而且使用一定抓住時間段,在病毒接近細胞時使用最合適。但在病毒病嚴重,病毒已經進入細胞脫殼復制了,就起不到抗病毒的作用了,只是起到退燒的作用。所以選擇不恰當的藥,不但對機體沒好處,反而產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