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氣喘病也稱豬喘氣病或豬肺炎霉形體病、流行性肺炎,氣喘病(豬支原體肺炎MPS, 豬地方性肺炎EPS)是豬的一種直接接觸、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本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主要病原為豬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鼻腔接觸和空氣傳播,在豬群密集、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有利于本病的傳播。主要癥狀為咳嗽和氣喘,特征性的病變:肺的尖葉、心葉、膈葉的尖端及中間葉呈現肉樣或肝樣病變。本病以慢性病例多見。是豬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性病。進入冬春季節,由于天氣寒冷潮濕,該病發生率很高,呈急性暴發性流行,對養豬業危害極大。主要是該病發生后,由于帶菌病豬的存在,除了發生死亡外,病豬生長發育緩慢,造成飼料和人力的浪費。該病只發生于豬,任何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都能感染發病,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更易發生,母豬感染后,常影響后代健康,經呼吸道傳染給同群豬。
一、發病特點
1、品種敏感性 以杜洛克、長白豬、大約克夏豬及以大長、長大為主的雜交豬,雜交配套系對豬氣喘病敏感性較低,僅表現輕度咳嗽,仔豬最早9日齡即可表現明顯癥狀。
2、種豬場隱性感染和潛伏性感染豬為主要危害,尤以初產母豬為甚。
3、支原體可以改變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導致免疫力較弱,高感染率種豬場仍以藥物防治為主,免疫和生物安全措施配合,藥物使用需根據豬場用藥歷史,種豬結構確定適當的藥物,適當的用藥程序比藥物本身更重要。
4、MPS常與多種細菌、病毒及環境因素協同作用,引起豬呼吸道復合癥,多因子包括豬瘟、豬流感、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癥、克雷伯氏桿菌、副嗜血桿菌、豬圓環病毒(感染與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豬多殺性巴氏桿菌感染、萎縮性鼻炎、豬霍亂沙門氏菌等。
二、 臨床癥狀
1、急性型:精神不振,少食或絕食,咳嗽,在喂食、夜間、清晨和劇烈運動后,咳嗽大為明顯,隨著病情發展而發生氣喘,呼吸困難(腹式呼吸),張口喘氣,口鼻流出泡沫,常呈犬坐式姿勢,病豬多因窒息而死,耐過的病豬轉為慢性型。
2、慢性型:病豬長期咳嗽,初為單咳,嚴重時發生連續痙攣性咳嗽,隨著病情的加劇,則出現呼吸困難和喘氣癥狀,呈明顯的腹式呼吸,夜間可聽到病豬哮喘聲,病豬常流鼻液,可視黏膜發紺,一般體溫及食欲無多大的變化,嚴重時減食或不食,最終衰弱而死。
3、 剖檢變化
主要在肺部,肺臟顯著膨大,有不同程度水腫和氣腫,肺的心葉、尖葉、膈葉前下緣及中間葉,發生對稱性實變。病變部淡紅色或灰紅色,呈半透明狀,界限明顯,指壓無彈性,切面濕潤致密,似新鮮的嫩肉一樣,俗稱“蝦肉樣變”,切面壓后流出黏性渾濁的灰白色液體;隨著病情發展,病變部顏色轉為灰白或灰黃,外觀呈胰腺樣,稱為“胰變”;后期,肺表面有粟粒大黃白色小點,切面致密,膠樣浸潤減小,支氣管增厚腫脹。病灶周圍的組織有局限性氣腫,切開病變部有灰白色帶泡沫的液體流出。肺門和縱膈淋巴結明顯腫大,切面外翻,呈灰白色、濕潤,邊緣輕度充血。其他內臟器官無明顯病變。
4、 實驗室診
細菌培養:(1)將采集的肺組織接種在培養基中,連續傳代3次,在37℃培養4天后,pH值從7.6降到7,培養基輕微渾濁。經涂片、染色,鏡檢見有球狀、球桿狀、絲狀、環狀菌體。(2)將采集的肺組織用劃線法接種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在37℃培養24~48小時后,無細菌生長。
5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并結合該病流行特點診斷為豬氣喘病。
6、 鑒別診斷
要注意與肺絲蟲和肺蛔蟲相區別。肺絲蟲和肺蛔蟲幼蟲都可以引起咳嗽,但肺絲蟲引起的咳嗽,可在糞便中檢出蟲卵或幼蟲,剖檢可在支氣管內發現蟲體,并在膈葉的后緣發現病變。肺蛔蟲幼蟲所引起的咳嗽,數日內逐漸消失,無氣喘癥狀。
三、抗豬氣喘病藥物
1、藥物種類
(1)鹽酸土霉素:按1000g/噸飼料添加,連用5-7天,效果顯著,超過7天易產生抗藥性。休藥期為宰前7天。土霉素針劑可用于病豬治療,如濃縮長效鹽酸土霉素針劑(“得米先”)。
(2)泰樂菌素飼料添加預防用量,1-3周齡仔豬:100mg/kg體重,4-6周齡生長豬:40mg/kg體重,育肥豬:20mg/kg體重,一直到出欄止。與土霉素或金霉素聯合應用可增加療效。
(3)泰妙菌素:以每天每公斤體重50mg拌料,連續2周,可使易感豬在73—86天不發病,復方“金泰妙”按每噸飼料加1.5kg“金泰妙”(含49.5g泰妙菌素,150g金霉素純品)連續飼喂一個月對氣喘病的發生有明顯的預防作用,以每噸飼料加4.5kg“金泰妙”連續飼喂10天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
(4)林可霉素:又稱潔霉素,有特效。按50mg/kg體重,5天一療程,雜交豬2周治愈率可達88.67%,但對二花臉豬療效較差,療效與品種之間有明顯的差異。輕病群每噸飼料加入200g,連續喂3周。休藥期為宰前1天。
(5)克林霉素:飼料添加建議劑量為林可霉素的半量。
(6)喹喏酮類藥物:多用于針劑,口服時用量過大懷孕母豬易導致停食。四環素、北里霉素、氟苯尼考等多種藥物可用于MPS治療,復方藥物效果更好, 如金西林(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 。中草藥的使用正在推廣,大蒜素、金銀花、大青葉、蒲公英、麻黃等已用于配成散劑控制PRDC。
2、用藥策略
種豬場為防范MPS發生,一般采取飼料或飲水中全群投藥,藥物投放的時間、種類、劑量、療程應根據豬群狀況確定不同的投藥策略:
(1) 預防用藥:新引進豬在隔離期內,防止對新環境不適,全群發病經治療病愈后為防止復發或臨床上遇應激,在即將有大群發生趨勢時使用,這比連續用藥經濟,并可收到最大投藥效益。
(2) 定時用藥:哺乳母豬分娩前14-20天投藥,仔豬出生后和哺乳期間分別用2-3針注射,仔豬斷奶前后5天投藥控制PRDC、豬痢疾、疥癬等。
(3) 連續用藥:用于有疫情的流水線生產的豬群,須注意成本、藥物殘留和抗藥性的產生。
(4) 脈沖用藥: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預防用藥,通過間隔短期給藥,降低肺病變指數或使豬群康復產生免疫力,如保育期2-3天給藥,5-10天停藥間隔,重復進行,育肥初期5天給藥,育肥后期和懷孕母豬5-7天給藥,其他時間停藥。本方式會大大提高豬群健康水平,改善飼料轉化率提高日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