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前要找準注射部位,并對注射部位涂抹消毒液,且注射器本身也要消毒,否則將會造成動物亂咬、糞尿污染等情況,致使注射部位發炎或化膿。如果發生發炎,要用喂食消炎藥品、打消炎針等方法處理。
二、肌肉注射時,要注意對豬的穩妥保定,再進行操作,否則會造成豬的騷動及肌肉強烈收縮,這時會發生針刺時用力不均、將針全長刺入肌肉組織內,使針頭彎曲或折斷。如果注射前發生彎曲,可以換一個針頭再注射,不能將針頭掰直再用。如果針頭折斷,發現針頭還有一點留在皮外,可以向下壓周圍皮膚,當露出針頭時,將針頭固定好,用器械取出即可。若是針頭斷在皮膚里,皮外一點也看不到針頭,則應進行局部麻醉,將皮切開取出斷針。
三、靜脈注射時,要找準靜脈位置,否則,易把注射藥液漏在血管外的皮下或肌肉內,皮膚肌肉會立刻腫起。特別是注射水合氯醛、氯化鈣和高滲鹽水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藥液時,容易造成組織發炎或壞死。此時應及時吸回漏在血管外的藥液,再注射其它藥液“中和”一下。例如氯化鈣可注入10%硫代酸鈉或10%硫酸鈉10~20毫升,使其變為無刺激性的硫酸鈣和氯化鈉。如果漏藥過多,應及早切開,用高滲液引流或用熱醋敷局部,每日4~6次,每次半個小時,可緩解疼痛,促進吸收。